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低流量吸入脱氟烷和异氟烷应用于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心血管中枢压力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 BRS)的变化。[设计]前瞻性,临床研究。[机构]一家教学医院的临床医学中心。[研究对象]选择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矫形外科收治的30名脊柱侧凸女性ASAI~II级青少年患者。[方法] 30例脊柱侧凸女性患者,分为脱氟烷组(D组)和异氟烷组(I组)。两药均采用低流量技术,逐渐增大吸入浓度将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55~65mmHg范围内。在以下不同时间点采用Oxford方法注射苯肾上腺素测量BRS:全麻诱导前(T0)、插管后即刻(T1)、平卧位呼气末浓度1MAC时(T2)、俯卧位后即刻(T3)、血压达到目标值范围30min后(T4)。[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患者BRS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每组内,T1, T2, T3和T4的BRS值均显著低于T0(P<0.01);而T0, T2和T3的BRS值显著高于T4(P<0.05)。D组患者达到目标值所需时间短于I组患者(P<0.01)。[结论]采用低流量技术并逐渐加大吸入浓度,可产生剂量依赖性的BRS抑制,脱氟烷和异氟烷一方面通过扩张血管和轻度心肌抑制功能降低血压,同时作用于心血管中枢抑制了压力敏感反射功能,从中枢和外周两条途径平稳地降低血压。从而避免由于血压下降引起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剂量依赖性的BRS抑制可能是脱氟烷和异氟烷实现控制性降压的重要机制之一。[目的]探讨根据麻醉药呼出浓度进行踝震挛试验和气道粘膜刺激试验监测脊柱手术术中脊髓功能的方法。[设计]前瞻性,临床研究。[机构]一家教学医院临床医学中心[研究对象] 110例术中需要行脊髓功能监测的脊柱侧凸或脊柱肿瘤患者。[方法] 110例脊柱侧凸或脊柱肿瘤患者术中脊髓功能的监测。所有患者术中采用以异氟烷或脱氟烷为主的麻醉方法。当监测脊髓功能时迅速减浅麻醉深度,根据吸入麻醉药呼出浓度下降到不同阶段进行踝震挛试验和气道粘膜刺激试验。[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当呼出麻醉药浓度降至0.8MAC~0.5MAC范围内均成功引出了踝震挛反射,当麻醉药浓度最低降至0.5MAC~0.2MAC时所有患者均能够对气道刺激做出四肢的运动反应,而此时患者意识并未恢复。术后没有发生截瘫等神经受损症状,所有患者没有手术记忆。[结论]根据麻醉药呼出浓度变化作为深度指导进行踝震挛试验和气道粘膜刺激试验,阳性结果证明了脊髓的传入和运动传导通路的完整,操作简便,结果较单纯踝震挛相比更具有可信性,同时还避免了唤醒试验的许多缺点,可以进行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