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与货物流通量显著增加,交通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对交通的快捷、安全、舒适及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部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交通建设。但由于没有或很少考虑交通发展对资源的要求及对环境的影响,交通发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交通仍然是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并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 Assessment, SEA)是环境影响评价(EIA)在战略(法律、政策、计划和规划)层次上的应用,是对政府部门的战略性决策行为及其可供选择方案的环境影响和效应进行系统的和综合性评价的过程,它为政府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EIA上的技术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明文规定包括交通在内的“一地三域十专项”的规划要做EIA。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交通规划EIA,真正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了SEA自身的理论、方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使其更有效地被应用于包括规划在内的各层次的战略的EIA中,进行有关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支撑体系的探索性研究,并相应地进行区域性的实践,就成为一种必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首先对战略环境评价的提出和发展进行了回顾,对国内外大量的理论及技术研究、应用的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对国内外有关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进展进行的综述分析。二、分析论述了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和交通设计与评价理论、战略环境评价系统理论、交通环境承载力理论、环境经济学费用效益分析理论以及可拓学理论在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和研究中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作用,认为它们应是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和研究的理论支撑。三、系统分析研究了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的基本工作程序;对研究中可能采用的具体方法进行分类和分析;明确了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方法应用的缺陷性,提出技术方法的系统集成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四、结合吉林省交通发展战略实施的基本条件分析,选取省内两个最大的典型城市(长春和吉林)进行研究:①侧重方法的应用研究:将系统动学(System Dynamics, SD)方法与可视化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集成,并应用于吉林市交通规划EIA中进行预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②侧重替代方案的优化比选研究:对交通规划替代方案的生成模式,制定的理论基础、原则、程序及内容组成等系统论述;评价过程应用可拓学理论形成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替代方案;通过建模对社会、经济、环境和交通四个子系统进行模拟仿真,依据仿真结果采用优度评价法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得出不同优劣次序的方案集,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