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理循的中国观

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xha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人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1962—1920)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并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作为旅行家游历中国,作为记者观察中国,作为总统顾问影响中国,作为收藏家搜集有关中国的书籍。在中国工作的二十多年间(1897—1919)莫理循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亲身感受了中国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和进步。他在此期间留下的报道、日记、通信、照片都为我们研究这段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以莫理循在中国的身份变换为线索,将全文分成五章,探求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莫理循眼的中国社会和中国观。第一章旅行家莫理循,以他的游记《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为基础,探求莫理循最初的中国观。他既怀着殖民者的高傲心态窥视中国又被中国人民的热情善良所感动。既看到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中国人民的愚昧无知又感受到中国社会的进步力量。第二章《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以他1894—1912年担任《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期间的社会活动为研究对象。从他初到中国工作时热衷于维护英国在华利益,以殖民者的立场将中国视作列强争夺的战场,到他感受到中国变革之后的新生力量,对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的积极报道,说明莫理循对中国的态度从悲观转而看到希望,由漠视转向同情和支持。第三章中华民国政治顾问莫理循,以他1912—1919年亲自参与的北京政府的内政外交为研究对象。从他对袁世凯开始的维护到反对以及后来为推动中国参加一战并为中国在国际上争取合法权益所作的努力,展现了莫理循对中国的真挚情感和他希望中国能走向健康发展道路的美好愿望。第四章收藏家莫理循,以莫理循文库为研究对象,以文库的建立、藏书和使用情况来展现莫理循的学术远见,以及他对中国的热爱。第五章结语,通过前四章的研究分析,最终探讨集这四个身份为一体的莫理循的中国观。莫理循的中国观是随着他与中国人接触的增多和对中国了解的加深,不断变化的。作为旅行家,他游历了中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了中国平民的生活疾苦,对中国社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为为大英帝国服务的记者,他既带着殖民者的高傲眼光关注着中国的政治中心,为列强瓜分中国摇旗呐喊,又将中国的情况报道给世界,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政治顾问,他又亲自参与到中国的内政外交当中,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服务,真心的希望中国能够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作为收藏家,他以独到的学术眼光,收藏有关中国的各种图书、小册子、地图等资料,给后人留下了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培养联合血清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重症产褥感染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血培养和血清PCT、CRP检测,以临床综合诊
分析了信息资源在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所处的重要位置,阐明了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提出了信息资源共建成员单位在开展资源共建中应共同遵
出入境管理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事情,对外国人出入境进行管理是对主权的维护,任何一个主权完整的国家,都有权对外国人出入本国国境进行管理。外国人出入境管理,也是一个国家对
<正> 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人格魅力,能够对人民群众产生巨大
本文旨在将混合学习思想整合到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具体介绍了前期调研结果、指导思想、内容模块及学习方式和培训实施方案。运用了混和学习原理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较
通过信息服务业实行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经济管理的作用等方面的论证,对信息服务的经济管理作了详尽的阐述。
抗战时期,解放区文化人视野中的农民具有不同于其他时期、其他地域的特色。本文将以文学界为中心,考察解放区文化人眼中的农民。第一章主要从抗战的角度,从文化人对农民在抗
湖南,在近代史上是一个特别的省份,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它从一个内陆封闭的省份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变法改革的表率,其变化幅度之大,令人惊叹。湖南“丕变”的原因是多样的,人才是
宋教仁是近代中国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名颇具学识和涵养的政论家。在他投身革命的十年时间内,不仅为中国的民主宪政奉献了全部心血,同时还做出了一系列颇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