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社会中涌现出大量的下岗、失业和生活拮据的贫困人口,他们沦落为城市弱势群体,这与社会公平公正的价值理念背道而驰。随着城市弱势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处于社会底层的城市弱势群体很难单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有境况,需要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在公共政策制定时予以适当地倾斜。城市弱势群体作为社会成员中的重要组成,本身就具有在政府进行政策制定时进行利益表达的权利。而在实际操作中,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常常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与强势群体相较,呈现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本文第一部分简要分析了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表达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对于城市弱势群体、公共政策制定、利益表达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城市弱势群体的主要构成,并给出了相关理论基础。进而阐述了城市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进行利益表达的现实情况,包括当前利益诉求的主要内容、主要途径和现阶段取得的主要成就。随后,重点探讨了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系统分析了原因;最后,列举了德国、美国和英国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上的经验,而后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依次提出了强化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对策。城市弱势群体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城市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中的利益表达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城市弱势群体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同时鼓励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其中,通力合作,共同为城市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