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19世纪美国文坛的一枚鬼才,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说而享负盛名。一生命途多舛,因此对死亡题材的描写有着极其深刻乃至病态的迷恋。其笔下的人物都笼罩在死神的阴影之下,或身染重症,劫数难逃;或身处险境,岌岌可危。本文将对爱伦·坡短篇小说展开综合性研究,来探讨死亡主题在其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以死亡的承担者——小说中的人物为切入点,结合具体文本分析,既以时间为横轴考察不同时期爱伦·坡在小说中所描述死亡的态度同异,又从表层文本现象向下纵深挖掘,试图分析表层结构之下的深层结构对于死亡主题的构建有着何种意义。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解析作品中最终陷入死亡的主人公,以《黑猫》、《威廉·威尔逊》和《椭圆形画像》为例。通过文本解读其各自所代表的谋杀、自尽和病逝的原因,即理智、道德和情感的缺失,并考察这几种缺失如何在推动死亡的进程中造成影响。其次关注另一种类型的人物,他们被死神玩弄于股掌之中却最终活了下来,具有临界死亡经历。以《莫斯肯漩涡沉浮记》和《莉姬娅》为例,分析理智和意识又是如何在摆脱死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最后提出爱伦·坡的死亡观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并从时代和文学背景以及人生阅历等方面探寻爱伦·坡死亡观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