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曲电视剧是戏曲和电视联姻的产物,它将一种古老的演剧艺术与一种现代的影像艺术巧妙相结合。关于戏曲电视剧是“戏曲”还是“电视剧”,是以戏曲因素占主导地位还是电视剧属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相关论述已经很多,且大多数都是从宏观层面的比较和分析。不管如何,从戏曲电视剧发展的纵向层面来看,在其创造过程中,呈现的是一个戏剧元素弱化和电视表现手段强化的形式历程。保留原戏曲作品的韵味和意境是戏曲电视剧创作的基本原则,在坚持这个原则下,充分利用和发挥电视媒介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对戏曲作品的程序性和虚拟性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弱化,进一步突破戏曲的舞台的时空局限性,以镜头等为基本元素创造全新的荧屏时空,可极大地增强戏曲电视剧的可视性。“电视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戏曲电视剧的创作的全部过程之中,涉及到电视手段和元素的立体化的应用上。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体现了电视编导对戏曲和电视剧之间一种立场和取舍,体现了电视编导对戏曲作品二度创造的过程。本文试从微观的视角和发散性思维出发,针对已成型的戏曲电视剧《苏小小》中的“电视化”元素,诸如镜头、角度、光线、景别、空间调度等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解读,将本剧导演在其创作过程中的电视思维和电视手段给以呈现,从而探索和总结出这部戏曲电视剧创作的基本规律,旨在说明作为一名戏曲电视剧导演,既要最大程度上利用荧屏继承和发扬戏曲艺术的魅力,又要懂得如何将这种魅力利用电视的元素和手段将其转接和创新。手法是思维的外在体现,“电视化”手法是戏曲电视剧导演电视思维的荧屏体现,对戏曲电视剧《苏小小》中的“电视化”手法的探究,其映射就是影视思维,戏曲电视剧导演不仅要具备影像思维,更要掌握将这种思维转化为荧屏艺术的技巧和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