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是旅游规划的核心和灵魂。主题定位和提炼是决定旅游项目设计与开发成败的关键,也是旅游规划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当前的旅游规划与开发活动中,旅游规划主题提炼存在不准确、不突出、缺乏文化内涵、创意不足、雷同现象严重等问题。本文致力于对旅游规划主题提炼进行系统化研究,为旅游规划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参考依据。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首先,对当前旅游规划主题提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然后,分析了旅游规划主题提炼实践中应该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后文探索旅游规划主题提炼的基本模式奠定基础;最后,通过案例实证分析,提出了旅游规划主题提炼的四种基本策略。除导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本章中作者界定和辨析了三组概念:旅游规划与旅游地规划;主题与旅游主题;主题定位与主题提炼。此外,还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包括RMP分析理论、RMTP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独特卖点理论以及创意核心原理等。第二章是对旅游规划主题提炼的现状反思。目前,我国旅游规划主题提炼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主题过于抽象、主题缺乏文化内涵、主题雷同现象严重等。作者对此进行了反思,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认识不足造成主题文化缺失;定位不准导致主题抽象模糊;盲目跟风致使主题雷同重复;创新不足导致主题缺乏特色。第三章为旅游规划主题提炼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通过分析,作者认为要准确地提炼一个独特新颖的、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主题,一般要考虑四个影响因素:旅游地主要的特色资源、旅游地代表性的区域文化、旅游市场的文化需求、竞争对手的主题选择。其中,空间维度的旅游资源是旅游规划主题提炼的基础;时间维度的区域文化是旅游规划主题提炼的线索;旅游地资源特色与区域文化的耦合分析是旅游规划主题提炼的关键;基于客源需求的市场竞合分析是检验旅游规划主题提炼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作者还构建了旅游规划主题提炼的基本模式。此外,本章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以旅游地资源特色与区域文化的耦合关系为表征,根据资源禀赋的优劣与文化品位的高低组合状况,将旅游地分为四种类型:资源禀赋好、文化品位高的双优型旅游地;资源禀赋好、但文化底蕴稍差的资源型旅游地;文化品位高、但资源禀赋稍差的文化型旅游地;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均较差的双弱型旅游地。这一结论为第四章探索旅游规划主题提炼的基本策略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为旅游规划主题提炼的策略选择与应用。不同类型旅游地的文化优势集中点不同,因而主题文化提炼的切入点和具体策略也不同。就双优型旅游地而言,关键在于寻找资源与文化的文化共同点,应该采用文化整合策略;针对资源型旅游地,应该重点挖掘资源的文化内涵,适宜采用文化包装策略;而文化型旅游地则应考虑地域文化的提升和精炼,即文化提升策略;对那些资源、文化优势均不明显的双弱型旅游地,相应地就要设法弥补其缺失的文化,文化移植策略最为适用。此外,作者还通过旅游规划实践案例对上述理论进行了应用验证。本文试图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①深入分析资源、文化以及市场等因素对旅游规划主题提炼的影响作用的强弱主次,进一步剖析其作用机制;②通过资源特色和区域文化之间的耦合分析,运用组合分析方法重新划分旅游地的类型,以便于后续观点的论述和论证;③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地,提出了四种不同的旅游规划主题提炼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