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并逐渐成为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中国也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沿海一些港口的被迫开放,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于1861年对外开放烟台港,并同时设立了东海关,烟台正式对外开埠通商。而烟台的开埠对烟台以及整个山东北部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以1861——1937年烟台的对外贸易为考察对象,借助近代烟台的海关贸易报告、历年华洋贸易情形伦略和东海关十年贸易报告等档案资料,从烟台开埠初期的对外贸易、烟台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以及烟台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等方面论述了近代烟台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埠初期的烟台对外贸易本部分以开埠初期的烟台对外贸易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烟台发展对外贸易的条件以及烟台的开埠和东海关的设立,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开埠初期的烟台对外贸易。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知,开埠初期的烟台对外贸易,特别是洋货进口贸易发展十分的迅速。第二部分:烟台对外贸易的总量变化及其分析该部分把烟台开埠后至抗战爆发的对外贸易分为兴起、缓慢发展、繁荣、波动和衰退五个时期进行分析,并重点论述了烟台对外贸易各个时期的兴衰原因和主要特征。通过对烟台对外贸易总量的分析,可以得知烟台对外贸易在中间虽然有所波动,但在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并且烟台的对外贸易受港口的建设、与腹地交通的状况、自然灾害和战争等方面比较大,而且在后期,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山东其他港口的影响。第三部分:烟台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分析本部分首先对烟台进出口商品情形以及占全国的比值方面进行了分析,接着具体的对烟台进口洋货和出口土货的商品种类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无论是进口洋货还是出口土货,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除此之外,还对烟台的对外贸易与城市的变迁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且随着烟台对外贸易的发展,烟台的城市建设和人口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