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钢渣是钢铁厂冶炼钢铁产生的副产物,约为钢产量12%~15%,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钢渣产生量也逐年增加。钢渣的主要矿物组成为过烧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橄榄石、蔷薇辉石等。钢渣综合利用率约40%,主要用途是用作道路材料、工程回填材料、建材制品、磨细作水泥混合材和混凝土掺合料。由于技术装备的限制,使得钢渣活性偏低、生产成本较高制约了钢渣粉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清洁生产”,支持冶金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渣是钢铁厂冶炼钢铁产生的副产物,约为钢产量12%~15%,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钢渣产生量也逐年增加。钢渣的主要矿物组成为过烧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橄榄石、蔷薇辉石等。钢渣综合利用率约40%,主要用途是用作道路材料、工程回填材料、建材制品、磨细作水泥混合材和混凝土掺合料。由于技术装备的限制,使得钢渣活性偏低、生产成本较高制约了钢渣粉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清洁生产”,支持冶金渣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对综合利用废渣形成的新兴产业和产品实行优惠政策,国内钢铁企业对冶金渣的处理和利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许多企业已从过去的简单的回收金属料方式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为了加快钢渣的综合利用步伐,本课题提出钢渣粉研制开发项目,对于实现钢渣高价值利用意义重大。钢渣粉作为高活性掺合料用于水泥和混凝土行业,有利于实现钢渣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本文以最终实现钢渣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在建筑材料工业中的高效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对热闷钢渣的粉磨特性、钢渣粉颗粒形貌与粉体特性以及钢渣胶砂性能进行了研究,开展了钢渣混凝土配合优化试验和钢渣混凝土全性能验证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以钢渣最大化利用为目标,在不对混凝土强度造成明显影响的前提下,钢渣-矿渣复合掺合料中钢渣微粉的掺量宜控制在20%,沸煮膨胀值满足标准≤5 mm的要求,沸煮安定性合格。(2)钢渣粉体的比表面积与粉磨时间呈一次指数衰减关系,粉磨平衡细度为715 m2/kg。与普通钢渣对比,采用热闷处理钢渣技术处理的细粒级钢渣具有铁含量低、易磨性好、粉磨能耗低、产量大的优点。经不同粉磨时间粉磨的各种热闷钢渣粉的粒度累积分布均符合RRB的典型分布。(3)钢渣粉体的颗粒形貌特征研究表明,热闷钢渣随着颗粒粒度的增大,长短径比的统计平均值则总体上明显增大,颗粒球形度变差。钢渣粉体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大,都呈现出粉体的安息角增大、自然堆积密度和压缩密度减小的相同变化规律。剪切实验结果表明钢渣粉体属于粘聚性相对较小的库仑粉体。热闷钢渣粉体具有较大的内摩擦角,表明其具有更大的粘聚性。(4)热闷钢渣经80min粉磨后,钢渣粉的活性指数达到一级粉的要求。掺加了钢渣粉的复合胶凝材料,胶砂试样的密实度、抗冻融性和耐磨性均显著提高。当钢渣粉等量替代25%的水泥后,胶砂试样吸水率、冻融循环抗压强度损失率和耐磨实验测试质量磨损率分别降低了 36%、76%和67%,有利于制备高强、高密、耐磨材料。(5)混凝土配制试验结果确定配合比为钢渣微粉替代20%的S95矿粉,钢渣砂替代40%中砂,钢渣石替代20%碎石。钢渣混凝土力学性能优于基准混凝土或相近;钢渣混凝土抗冲磨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28d抗冲磨性能提高4.5%。钢渣混凝土耐久性能和基准混凝土基本接近,抗冻性能略差,抗渗性能比基准混凝土差,但抗水渗透等级大于P10,随龄期发展,钢渣混凝土耐久性能得到改善。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爆炸”成为炙手可热的问题,在海量的选择中锁定最符合自己心目中的标准的选择越来越困难。推荐系统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能够通过用户的历史行为和社会行为获取用户的偏好,并在海量数据中找到用户最有可能“感兴趣”的推荐给用户。但是基于用户历史评分数据进行预测会出现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以及个性化推荐的问题。文本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两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出一种基于信息
人脸检测是人脸分析问题如人脸识别、人脸重建等的第一个步骤,所以构建一个精确的人脸检测器是处理所有人脸分析问题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本文提出了基于特征金字塔网络的级联回归人脸检测算法,其主要内容如下:本文采用聚合残差变换结构搭建全卷积网络作为基础网络;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本身具有的多尺度、多层级金字塔形状,利用侧面连接和上采样操作,构建所有尺度上都具有丰富上下文信息的特征金字塔;最后再利用位置敏感
本课题以Q345钢带为基材,T2纯铜为覆材,主要研究铜/钢/铜三层复合薄带的冷轧复合工艺,从而获得具有良好结合强度、力学性能、导电性能的复合薄带产品,以解决铜合金良好导电性能与高强度不能共存的矛盾。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本课题以电子行业的引线框架铜材为目标产品,通过冷轧复合法获得0.08mm的铜/钢/铜复合带。主要指标为抗拉强度为500MPa,导电率为76.6%IACS。两项指标均优
本工作通过水热反应实现了稀土离子掺杂氟磷酸锶(Sr5(PO4)3F:RE,RE分别为Eu、Tb、Dy、Yb/Ho、Yb/Er和Yb/Tm)微/纳米荧光粉的可控合成,探讨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络合剂对产物物相的影响,深入研究了 Sr5(PO4)3F:RE(RE=Eu、Tb、Dy)荧光粉的下转换发光性能。发现EDTA利于纯相Sr5(PO4)3F:RE结晶且产物颗粒形貌受反应体系初始pH值、EDTA
将传统的均质材料通过组织结构调控得到的非均质材料或异质材料作为一种增强增韧结构,在纳米至微米尺度都得到了良好的实验结果,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作为异质材料的一种,包含粗晶与细晶的双峰晶粒尺寸分布结构在镁合金强韧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对于其协调变形机理的研究及跨尺度提升金属材料整体稳定性的结构调控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本研究把多晶材料当作颗粒复合体材料处理,其中不同尺寸的晶粒认为是不同类
随着金矿资源的消耗,金品位逐渐下降,使用传统的氰化法已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由于微生物氧化法具有环境友好、易监测、投入成本低、设备操作方便、浸出表现较佳的优点,现已成为各大企业较倾向的预氧化方法。目前,大多数研究机构和企业主要致力于细菌浸出难处理金矿相关工艺的研究,但是对于细菌浸出硫化矿的过程中生物群落的变化以及游离和吸附细菌的具体情况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探究生物浸出过程中的微生物分布规律,
Tb-Dy-Fe超磁致伸缩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响应速度快和输出功率大等优点,可实现磁能和机械能的快速转换,在声呐、精密控制器和大载荷致动器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Tb-Dy-Fe合金的磁性相(Tb,Dy)Fe2相具有立方Laves相结构,沿易磁化轴取向具有更优的磁致伸缩性能。该材料大多采用定向凝固法制备,由于其冷却速率远大于平衡态冷却速率,得到的组织为非平衡组织。针对非平衡组织中存在合金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联系的日益紧密。通过计算机技术解决材料体系中复杂的物理问题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具有双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材料(化学通式为A2BB’O6),因其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以及优异的物理性质,成为材料领域和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相关理论和材料计算软件的快速发展,理论计算成为材料、物理、化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
连铸管坯是无缝钢管成形加工的主要坯料形式,对钢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管坯穿轧过程中,连铸管坯存在的偏析、疏松等中心缺陷,易于导致管材内部产生内折,降低无缝钢管的内壁质量。连铸坯凝固末端的粘塑性变形,通过挤压排出富集溶质的钢液,焊合缩孔和疏松,能够有效的改善铸坯芯部质量,是当前提高连铸坯综合质量的有效手段。然而连铸管坯受形状断面影响,在管坯凝固末端的粘塑性变形方面研究较少。本文以某钢厂Φ500连铸机
晶粒细化是惟一能够在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的同时又能保持较好塑性的强化方法,其中一个主要的实现途径就是形变再结晶,因此该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前人的研究表明:严重塑性变形(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简称SPD)方法可以将金属材料的晶粒细化到亚微米级,加工成具有较高强度的超细晶材料,而且通过适当的热处理还可在强度损失不大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塑性,为金属材料组织性能的改善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