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坏芳烃(PAHs)是一类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自然环境、人类健康都具有危害作用。进入海洋中的PAHs大部分最终沉于水底并被沉积物所吸附,对海洋环境造成潜在或直接的危害。为了科学地评价和控制海洋环境质量,需要建立PAHs的海洋沉积物质量基准。本论文以苯并(a)芘(BaP)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收集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初步构建了具有我国海洋生物区系特征的BaP生物效应数据库,研究建立了海洋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质量基准,对系统开展海洋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在分析沉积物中PAHs时,前处理采用了超声萃取,硅胶柱净化和铜粉脱硫。仪器分析采用了GC/MS技术: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外标法定量,其检出限≤10.0pg,回收率在60.2%-104.2%之间。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合沉积物中PAHs的分析。本论文系统调查了大连湾沉积物的污染现状和底栖生态群落结构。对大连湾沉积物中污染物分析表明:实验区域重金属污染情况较轻;而有机污染较重,PCBs浓度很低,PAHs污染则较为严重,其中BaP浓度为10.5-3431.2ng/g。底栖生态群落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存在典型有机污染指示种,从另一侧面验证了实验区域有机物污染的严重性。通过整理分析大量水体沉积物中BaP含量及其生物效应的数据,以及大连湾的现场调查数据,初步构建了沉积物中BaP的生物效应数据库。采用数值统计方法,求算出了我国海洋沉积物中BaP的质量基准值:生物效应下限值(TEL)为354ng/g,生物效应上限值(PEL)为618ng/g。生物效应统计结果表明,当沉积物中BaP的浓度大于PEL时,发生生物负效应的概率大于75%;当BaP浓度小于TEL时,沉积物发生生物负效应的概率小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