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我也”行为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chen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现场观察收集资料。对在幼儿同伴互动时发生的“我也”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并对这种行为形成的心理动因和本质进行了考察。在一个互动事件中,当出现一幼儿在与其他幼儿互动的过程中说“我也……”、“我家也……”或“我的也……”等语言行为时,我们将这一事件判定为“我也”事件。在对幼儿“我也”行为分类上,我们主要从三个维度来进行:第一个维度,按“我也”行为产生动机我们将“我也”行为分为求同型“我也”行为、认同型“我也”行为、炫耀型“我也”行为、攀比型“我也”行为这四种类型;第二个维度,按“我也”的内容是肯定还是否定分为肯定型“我也”行为和否定型“我也”行为;第三个维度,按教师是否在场分为教师在场型“我也”行为和教师不在场型“我也”行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我们概括了幼儿“我也”行为的特征并分析了“我也”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因。幼儿“我也”行为的特征主要包括:内容的丰富性、肯定型我也多于否定型“我也”、自我炫耀性、从众与受暗示性、情境性与互动性以及策略性。幼儿“我也”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因主要包括羡慕、虚荣、自卑、模仿、同伴认可以及寻求关注。研究者还对幼儿“我也”行为的本质进行了阐述。幼儿“我也”行为反应了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最后,研究者针对本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自我反思。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