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祭祀之“乐”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z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祭祀之“乐”作为上古三代礼乐文化的产物,是中华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在对先秦典籍中与祭祀之“乐”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从祭祀之“乐”的渊源、内涵、类别、价值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论述。首先,理清并界定先秦祭祀之“乐”的概念。先秦时期的“祭祀”是国之大事,是国家礼仪文明的象征。祭祀在人们社会生活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乐”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源头,是原始文化艺术的综合形态。“乐”在“五礼”(吉、凶、军、宾、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乐”在政治、教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理清祭祀之“乐”的概念的基础上,探讨祭祀之“乐”的具体对象。祭祀之“乐”包括乐歌、乐诗、乐舞、乐官、乐器等内容。充分挖掘它们的特征及其在祭祀中的作用,进而探讨它们在祭祀活动中如何展开,最后阐明“乐”在祭祀仪式进程中的独特价值。先秦时期祭祀形式复杂多样,祭祀之“乐”的类别也非常丰富。从祭祀对象来看,可将其分为“祀天神之乐”“祭地祇之乐”“享宗庙之乐”,对祭祀之“乐”进行分类考察,可以深入了解祭祀之“乐”的内涵。最后探讨祭祀之“乐”的作用及其价值意义。祭祀之“乐”的作用及价值意义可以概括为“宗教功能”“政教功能”“文学功能”三个方面。实现祭祀目的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即需要一个载体向鬼神传达人类的需求,祭祀时所演奏之“乐”便是人类向鬼神传达需求、表达敬意以祈福消灾的重要载体。祭祀之“乐”所扮演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教化民众。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祭祀对象以及祭祀者身份地位的不同,祭祀所用之“乐”也不尽相同,这是等级制度分明的体现。祭祀之“乐”作为诗、乐、舞一体的复合型表现艺术,对文学起源、文学文体、文学功用观的形成都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对先秦祭祀之“乐”的探究,可以发现其与先秦礼乐文化、政治教化、文化艺术均有密切联系。通过对这些联系的分析梳理,我们可深入了解先秦文化艺术的历史风貌,为复兴中华民族礼乐文化寻找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与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用户选择云平台作为工程计算与数据存储的基础设施。海量的用户数据被传输到云端进行计算和存储,利用云平
作为音乐史上被冠以好莱坞之名的作曲家,科恩戈尔德本身其实是一位拥有着极为扎实的作曲基础,且始终坚持古典严肃音乐创作的正统作曲家。在本文中,笔者将为大家展现科恩戈尔
埃德温·约克·鲍恩是英国杰出的作曲家、中提琴家、圆号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是浪漫主义晚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一名技术精湛的中提琴演奏家,鲍恩能够巧妙地利用中提琴独特
半导体晶圆制造系统是公认的最复杂的制造系统之一,具有设备投入成本高、工序复杂、加工产品种类多等特点。由于重入流和设备宕机等随机因素的存在,晶圆厂的生产提前期往往是
半参数模型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统计模型,现在已经成为了统计学中的重要统计模型之一.它同时具备参数模型与非参数模型的优越性,模型中既含有参数部分,也含有非
‘五卅’惨案震惊全国,1925年6月省港地区展开了声援‘五卅’运动的大罢工。为了正确指导省港大罢工,由邓中夏担任主编创办《工人之路》报,并且定为省港罢工委员会的机关刊物。自6月24日创办始至1927年1月27日停刊,发行时间长达一年,是大革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的一份工人报刊。邓中夏、苏兆征、蓝裕业等为主要撰稿人,针对罢工工友,登载有关省港罢工的消息、国内外相关工人运动等新闻,设有短评、专载、罢工消息
华金·图里纳(Joaquin Turina)是西班牙民族乐派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受早期西班牙民族乐派奠基人法雅、阿尔贝尼斯等人的影响,在不断的音乐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
本文主要研究印尼孟加影县的华文补习学校,对孟加影县三所华文补习学校的办学历史、师资、生源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对补习学校的华文教师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孟加影县
参政议政是每个政协委员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然而要真正做到参政参到关键处、议政议到点子上,提出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真知灼见,决非易事。政协委员要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必
否定句作为一种重要的句式,相较于肯定句而言,理解其含义更为复杂。这也就成为语言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跨学科领域研究的热潮,现如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