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不仅是文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文人生命中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写作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三国时期的曹丕曾把文章誉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到了现代社会,写作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到个人,大至整个民族,无不需要通过写作来呐喊发声。尤其是在学校这方圣洁的“伊甸园”内,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150分的语文高考试卷中写作部分的分值就高达60分,因此就有了“得作文者得天下”的说法。然而,通过对某学校高中部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写作态度被动化、言说欲缺失,写作内容单一化、虚假言说,写作目的功利化、写作言语模式化是目前高中生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言说欲受遏制、盲目的模仿与训练、应试的功利性以及教师言语素养偏低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总之,上述高中生写作现状中的种种问题均是言语生命意识欠缺的表现。在写作教学理论不完善的大背景下,潘新和教授突破以往传统的实用主义的写作思维模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理论——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该理论不是以求得功名为目标,而是以遵守人性发展、遵守学生身心发展为原则,以向学生传递言语生命意识为目标,使教师由重视分数的裁判者变为学生言语生命意识的传递者,进而改变目前高中生言语生命意识缺失的写作现状。本论文除了绪论还包括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内容分别为:高中生言语生命意识缺失的写作现状及原因,言语生命动力学应用于高中写作教学的可行性,言语生命动力学应用于高中写作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