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社会现实中存在一些不珍惜生命、不尊重生命的现象,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其现实意义。生命教育即利用相关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学生的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善待生命、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人格等要求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值得历史教师去重视并积极贯彻实施。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关注个体生命价值,从而提高个人修养品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素质全面提高。本文着重从历史学科的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优势以及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重点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实施的重要性、原则及其途径与方法。本文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以及本选题的研究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分为四章,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章,中学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章结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案例,主要从有助于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中学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原则。本章结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案例,提出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应遵循的三个方面的原则,即独特性与社会性相结合、体验性与养成性相结合、适用性与世俗性相结合。第三章,中学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本章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活动与其他中学历史教学案例,提出了树立关爱生命的教育观、挖掘有关生命教育的历史素材、运用适合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开展有关生命教育的历史课外活动等四个方面的途径与方法。第四章,中学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应注意和重视的几个问题。本章主要阐述了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应注重教学反思、注重学生参与度、注重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和配合三个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