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温针灸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探索一种疗效确切,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法。  方法: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60例,先按Ashworth量表评分法分为中度(2级),重度(3级),极重度(4级)三个等级,再将同一等级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温针灸,对照组采用传统体针治疗。患者每天治疗一次,一周连续治疗五天,四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肌张力Ashworth量表法、临床痉挛指数、Bru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测表(Barthel计分法)、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评定,在第一疗程结束后加做肌张力Ashworth量表法评定。  结果:  1、在痉挛方面:两组都有改善。第一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对痉挛程度的改善无明显差别(P>0.05)。第二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痉挛程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1)治疗时间短,疗效不明显(2)对痉挛程度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在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方面:两组都有改善。所得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对运动功能的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在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两组均有改善,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4、在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两组均有改善,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温针灸对中风偏瘫患者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都有改善,尤其在改善痉挛程度和运动功能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体针。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腹针与体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对比。  方法:  本研究在明确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基础上,将60名来自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采用PEMS
目的:以中医络病学理论为指导,观察化瘀通络汤对MCAO大鼠不同时相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血管新生情况的影响,探讨化瘀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方法:52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各26只,参照koizumi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缺血模型(Middle cerebral ar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全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感悟到,服务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机关党组织的新使命,也是创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的务实举措。  2000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前瞻性地提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