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融资和资源配置的资本媒介职能,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发挥着经济预测和价值发现的功能。股票价格是衡量股票市场发展众多指标中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非常复杂,整个宏观经济环境、政治因素、公司经营状况,都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在诸多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中,影响最强有力者莫过于金融因素。在金融因素中,利率变动对股市价格的影响又最为直接和迅速,在许多中外学者的研究中发现利率变动与股票价格指数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研究利率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对有效运用货币政策,进而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本文研究了从1996年5月到2007年12月间利率变动与股票价格变动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两个变量短期相关关系和长期关系。经过实证分析发现利率变动对股票市场在短期内会产生冲击,但冲击并不总是表现出规律性;在长期内呈现正相关关系。本文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整理了已有相关文献与研究脉络,本文发现研究二者关系的实证分析方法逐渐成熟。从最早发现没有相关关系到后期的存在不明显关系,再到现在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率变动对股票价格指数变动之间的关系。在规范、成熟和运行高效、一定市场规模的证券市场与利率的自由化与市场化,以及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资产选择的理性预期情况下,两变量呈现负相关关系。再次,分别在短期和长期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利率变动与股票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得出我国利率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理论关系基础不一致,说明在我国利率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的传导机制尚未健全。接着,在实证检验结果以及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归纳出本文的结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