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岗山水电站深孔帷幕灌浆孔钻柱力学分析及钻孔弯曲机理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ai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后,为加快利用富饶的水能资源,较好满足与日俱增的刚性能源需求,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个水利水电工程。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基本都会采用帷幕灌浆进行大坝基础处理,帷幕灌浆已成为大坝基岩防渗处理的一项常规工程措施。帷幕灌浆孔钻孔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防渗帷幕的形成,影响大坝是否能够正常蓄水、按期投入使用,甚至影响大坝的安全运行。大量的生产实践和研究表明,在帷幕灌浆孔钻孔工作中,灌浆孔弯曲是普遍存在的。由于设备制约和灌浆平洞施工环境的局限性,水电工程灌浆孔偏斜较难控制,加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出现,需进行帷幕灌浆钻孔的区域增多、钻孔深度增加、钻孔精度、钻孔偏斜量要求提高,其钻孔质量极难保证。灌浆孔弯曲常导致帷幕钻孔辅助工作量增加、施工周期延长、工程投资增加、经济社会效益降低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施工环境、施工设备受到约束的现有条件下,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进行相应防斜方案设计,提出相关防斜技术措施,指导帷幕灌浆钻孔施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的大岗山水电站,其帷幕灌浆设计工程量约为15万m,拱坝对基础的防渗性能要求高,钻孔工作量大,作业平硐多,相互交叉影响大,本文从该水电站灌浆工区具体地质条件入手,对钻具管柱运动状况、受力状态、载荷种类进行了分析,并对钻具管柱进行静力学分析计算,得出轴力、扭矩公式。利用能量学基本原理对钻具管柱进行应力、变形分析及稳定性研究,推导出管柱半波长挠度公式、管柱弯曲方程及管柱变形临界荷载;根据纵横弯曲理论提出与实际钻进相似的假设,进行钻头边界效应研究,利用权余法推导出钻具管柱的轴向力、钻头处孔斜力公式及钻具管柱与孔壁接触点判断方程;得出钻压(轴向力)对钻具管柱的应力、变形、弯曲形态等有重要影响,是提供偏倒力,引起钻孔弯曲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各种载荷下平底圆柱压头、球形压头、圆柱体侧面压入、轴向力和切向力共同作用下的岩石应力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对钻进花岗岩、辉绿岩,分阶段进行孔底碎岩过程分析,揭示了其孔底碎岩机理,得出在不同性质的荷载作用下,碎岩所需能量均成越阶式单减变化,除此之外,还得出静荷载碎岩的能量较动荷载碎岩的能量低。针对大岗山帷幕灌浆孔弯曲情况,建立不同灌浆孔弯曲分析模型,进行相应数值分析,从微观上解释了非均匀应力产生的孔底反力在各方向上存在数值差异,导致钻头偏转,致使钻进偏斜,进而出现灌浆孔弯曲的原因。分析研究同时表明,应力因素、钻具震荡等会导致孔壁间隙增加,加剧钻孔弯曲偏斜;孔壁间隙是一个引起钻孔弯曲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帷幕灌浆孔钻孔施工过程中,应对孔壁间隙引起足够重视,并进行相应控制。根据本文的分析研究成果,进而设计出三扶正器防斜钻具(组合)方案和绳索取心防斜技术方案,提出相关操作规程,实现该水电帷幕灌浆工程的快速、可靠、大规模地钻进成孔。为本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为类似水电帷幕灌浆工程提供宝贵的防斜借鉴经验。
其他文献
手势识别是人机交互及模式识别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而手语识别隶属于手势识别。手语识别的研究方式可分为基于视觉和基于非视觉的穿戴式设备两种。本文在对手语要素分析的
当今,我国机场建设事业发展迅猛,呈现出遍地开花、处处繁荣的趋势。浩大的机场建设或扩建工程势必会涉及到不同的高填方边坡方案,然而高填方边坡的失稳问题、经济效益问题及环境
疫情形势越来越好,我的云课堂也更入佳境,学生越学越起劲.我发现:云课堂,技术是重要工具和手段,但核心却是教师的主人翁精神.rn一点一点“试”,教学模式施展“组合拳”.低段
期刊
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说明制造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是我国富强的保障。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才使得制造业有了新的生命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太阳翼的品种以及用量越来越大,传统的太阳翼地面零重力展开装置大都是固定式结构。为了提高试验厂房的空间利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式太阳翼地面零
在超精密加工领域中,零件的尺寸误差在亚微米内,表面粗糙度达到纳米级。为了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不断应用新技术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刀精度的研究,其原因是,对刀精度将直接决定
多年来,人们总结出了多种深基坑的支护技术,但传统的土钉墙、围护桩等技术由于强度低、变形大等原因已无法满足现今深基坑的需要,而地下墙、内支撑等技术既很难在高楼林立的
水富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缘与云贵高原过渡的阶梯地带,地质环境复杂,是我国受地质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已经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依托云南省水富县地质灾
传统上,检测轨道方向不平顺的方法有弦测法、惯性基准原理法。这两种方法在轨检小车上的应用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测量轨道方向不平顺的数据重复性不高,准确率也较低。论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光纤陀螺仪的轨道方向不平顺检测系统,它是一种异于传统上广泛采用的测量方法的检测系统。该系统硬件上由惯性传感器光纤陀螺仪VG951、低漂移、低功耗的程控增益仪用运算放大器AD620、高性能信号处理A/D转换器AD7714、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