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发时代”的到来,宣告了“人口红利”的结束,引发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其中,农村老年贫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凸显了转型期社会发展的“问题性”意义,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鉴于“人在情境中”,个体行动及其所处的社会结构是导致农村老年人贫困的重要因素。然而,纵观以往的研究,二者的关系要么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要么是一种简单线性从属关系。这些研究在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老年人贫困的同时,也忽略了个体行动具有能动性及对社会结构的重构。鉴于此,本文在社会互构论下采用调查问卷、个案访谈以及文献研究的方法深入剖析转型期农村老年人的贫困。主张农村老年人贫困不仅仅是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简单叠加或单纯因果决定的结果,而是在农村这一共同互构域中,社会结构与老年人个体行动二者相互型塑与构建出来的逆向冲突形式,并且个体行动内在的差异性导致了贫困类型化。同时,互构下的贫困也型塑着社会结构。 遵循社会互构论,本次内容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分析本次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目前研究现状,并以此界定本文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说明本次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S村老年人贫困实证设计:确定本次的调查地点、样本选取的方法及样本描述,并进一步阐释了研究的具体问题与分析框架。第三章S村老年人贫困的生成: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互构:在社会互构论的指导下,分析了S村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社会排斥;排斥下的老年人个体行动;个体行动受阻生成贫困。第四章互构视域下的S村老年人贫困生成类型及对社会结构的重塑:老年人个体行动的内在差异性导致贫困类型化及对社会结构的反作用。第五章结论与分析:总结本次研究及探析社会互构生成的贫困的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