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44121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环境下,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信息化则带来了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将信息技术引入教与学全过程的混合式教学重新整合了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使得网络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相得益彰,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作为高等教育化工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内容不仅涉及了广泛的理论知识,而且涵盖了诸多的工程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分析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互联网+”环境下有效的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变革和优化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化学反应工程学习的高度投入和高效产出。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互联网+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详细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要点。从学习者基本情况、课堂教学现状、混合式教学改革理论三个方面开展了前期分析,分析结果指出学习者存在学习兴趣度不高、学习的自控能力较弱、学习投入较少的问题;课堂教学存在学生主体地位缺乏、课堂互动参与度不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不足的问题。接着,对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进行了目标导向的设计和分析,明确了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模块和整体考核评估环节,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奠定了基点和方向。本研究基于雨课堂平台从混合式教学的环境、活动、方法以及评价四个方面设计了“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选用化学反应工程第五章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实践应用。通过对比实验法、学生问卷法和教师访谈法验证了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满意度。结果表明: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且学生和教师对该模式的满意度较高。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后:(1)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深度和挑战性,促进学生的知识产出;(3)能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4)能发展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其他文献
城市基础设施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和市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保证。此文界定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涵义和主要内容,对城市基础设施系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DSP和CPLD的运动控制器简化设计方法,可应用于多模块化的复杂运动控制器以实现其简化。其核心技术是利用DSP丰富的I/O空间和CPLD强大的逻辑处理功能实现对系
当前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由于人类社会发展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化石能源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全球环境问题也为人类敲响了警钟。因此寻找化石能源的替代品成为当今科学界努力探求的课题之一。氢能是一种可循环、无污染、高能量密度的清洁能源,采用电解水的方式能够清洁高效地获得氢能,而将海水用于电解制氢可以缓解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电解水反应的催化剂与电极材料是当前能源领域的研
“5E”教学模式是基于概念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提出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可以是自主探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探究,因此在运用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能很好地促成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
自二十世纪起,电影作为一种新型艺术的呈现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及热爱,与此同时电影海报应运而生。电影海报也可称为电影的二次艺术,其目的是让消费者和所有受众初步了解电影
一、德育为什么要审美化“德”与“美”的关系历来被人们所关注,尤其对我国这个向来十分重视德治、德育的国家来讲,美育从一开始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为德育服务的。美对道德的促
背景和目的:目前有大量的国内外临床及试验室的研究均发现D-二聚体参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D-二聚体水平与有无冠心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对冠脉病变枝数及严重程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