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和中国作为同属儒教文化圈的国家,亲属之间的上下关系非常明确,且都有表示这些关系的严密的亲属称谓系统。亲属称谓属于以自己为中心,包含辈分、系统、性、年龄等层次的意义属性的层次。由于亲属称谓这样的意义属性,只用在一定亲属之间的亲属称谓语,如今其功能扩大,广泛地使用于非亲属交际当中。这样的亲属称谓的扩大使用在朝鲜语和汉语当中都普遍存在。该论文用对比语言学的方法对朝汉亲属称谓在非亲属之间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出朝鲜语和汉语的不同民族特点和不同的文化内涵。 本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在这里说明该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对朝鲜语与汉语亲属称谓研究成果和状况进行梳理,提出了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朝汉亲属称谓进行对比研究。 第二部分考察了朝鲜语和汉语的亲属称谓在非亲属交际中的使用情况。在这部分对朝汉基本的亲属称谓系统;朝汉亲属称谓在非亲属之间选择及使用范围;朝鲜语和汉语亲属称谓的词形改造——拟亲属称谓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第三部分对朝鲜语和汉语的亲属称谓与拟亲属称谓在交际中的功能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拟亲属称谓的语用功能也进行了考察。并且从4个方面概括了亲属称谓用于非亲属交际中的意义扩大的原因。 第四部分为结论。 亲属称谓在非亲属之间的使用作为社会交际的重要部分,由于他是调整人际关系,表现个人感情的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选择使用拟亲属称谓。并且掌握朝汉拟亲属称谓的语用功能,找出语用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对学习双语的我们来说解决翻译或社会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