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韵律的概念基于韵律的情感功能所提出,指的是通过改变语音的音高、语速(时长)及响度来表达说话者的情感状态。正确表达情感韵律在语音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指出CI儿童在感知不同情感韵律时存在明显的缺陷,而言语的感知和产出又是相互影响的两个环节。但在已有的研究中,对于CI儿童情感韵律产出的研究较少,同时在临床康复中针对CI儿童情感韵律产出的干预训练更是少见。所以,急需对CI儿童情感韵律产出问题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的研究,研究一旨在通过主观听辨分析和客观声学参数分析比较CI儿童和健听儿童在产出不同的情感韵律类型时存在哪些差异研究一共分为两个实验:一是通过主观听辨分析的方法来比较健听儿童和CI儿童在产出不同的情感韵律类型时主观评分的得分有何差异。结果发现,在简单模仿式中,CI儿童产出不同情感韵律类型时主观评分的得分显著低于健听儿童。从产出不同情感类型时主观评分的得分结果来看,CI儿童产出三种情感韵律类型时主观评分的得分结果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中性>高兴>悲伤;在情景诱导式中,健听儿童产出不同情感韵律类型时主观评分的得分结果高于CI儿童。从不同的儿童类型维度来看,两类儿童均在产出三种不同的情感韵律时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从产出不同情感韵律类型时主观评分的得分结果来看,CI儿童产出三种情感韵律类型时其主观评分的得分结果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中性>高兴>悲伤。综上说明CI儿童对于产出情感韵律类型为悲伤语句的控制力弱于产出情感韵律类型为高兴的语句。其次,从产出情感韵律的实验方式来看,简单模仿式比起情景诱导式对于儿童来说更简单。二是通过客观声学参数分析的方法来比较CI儿童和健听儿童在产出不同的情感韵律类型时其客观声学参数有何差异。结果发现,在简单模仿式和情景诱导式中两类儿童产出不同的情感韵律类型的客观声学参数的变化一致,其中情感韵律类型为高兴时基频最大,强度最大,时长最短,语速最快;情感韵律类型为悲伤时基频最小,强度最小,时长最长,语速最慢;情感韵律类型为中性时则介于二者之间是。CI儿童在产出这三种情感韵律类型时两两之间客观参数的差异比起健听儿童来说较小,情感韵律类型为中性语句的参数和情感韵律类型为悲伤语句的参数相差不大,主要表现在情感韵律类型为悲伤语句时的基频降不下来。说明在产出情感韵律类型为悲伤语句时下降基频的能力有所欠缺。其次,在以情景诱导式为主的实验方式下发现,CI儿童没有像健听儿童一样,将语速这一策略应用于不同情感韵律类型的产出中的敏感度高。研究二则根据研究一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情感韵律产出特征研究来制定针对CI儿童情感韵律产出的干预策略并进行验证。干预策略的验证方法采用通过单一被试实验A-B实验设计。结果发现,该儿童干预后主观评分的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具有明显的提升,且在选取的声学参数(平均基频、平均强度、语速)的监控指标上也有所变化;干预策略对以情景诱导式为主产出不同的情感韵律类型也有一定的影响,说明制定的干预策略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