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草药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然而,这些中草药中真正起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却仍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于探讨这些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中草药的分子靶点。首先通过临床数据统计找出对结直肠癌患者有益的中草药,然后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预测出这些中草药中可能起作用的潜在靶点。方法:1.收集临床病例并随访:本研究收集了从2007年11月至2012年4月之间在我院确诊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并通过电话及信件随访了患者生存情况。2.通过Kaplan–Meier法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与患者生存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证明中药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一个独立保护因素。3.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找出与患者生存密切相关的具体中草药,然后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预测出这些中草药中可能起作用的潜在靶点。4.实验验证:本研究使用结直肠癌HT29细胞进行细胞实验,对18种中草药水提物的抗结直肠癌作用进行了检测。我们分别采用台盼蓝细胞计数及细胞划痕实验来评价结直肠癌细胞的增值及迁移能力。然后进行Western blotting实验来验证本研究所预测出的靶点。结果:1.本研究一共纳入了222例在我院诊断明确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并根据是否经过中药治疗将其分为中药组(78人)和非中药组(144人)。2.Kaplan–Meier法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治疗是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一个独立保护性因素,其危险比为0.103(95%可信区间为0.064–0.164,P<0.001)。中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0个月,相比于非中药组的12个月得到了明显延长(P<0.001)。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中药组患者使用的所有295种中草药中,其中有18种与患者生存获益密切相关(P<0.05),这18种中药分别是枸杞子、厚朴、威灵仙、木香、当归、苍耳子、谷精草、决明子、首乌、石上柏、败酱草、马齿苋、薏苡仁、蒲公英、仙鹤草、猫爪草、五味子、芍药。4.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总结预测出了与这18种中药密切相关的几个最主要蛋白靶点,主要包括RXRA、TOP2、TNF、PPARγ、AKT1、SRC、ERBB2、VEGFR、VEGFA。5.实验结果表明当中药水提物药物剂量达到100、200、300及400ug/mL时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及细胞迁移(12小时)活动。此外,Western blotting实验也证实中药水提物能明显的抑制ERBB2、AKT1、VEGFA及VEGFR等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药物浓度在300、400 ug/mL时)。结论:1.中药治疗是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一个独立保护性因素,能明显延长晚期结直肠癌的总生存期。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本研究中18种中草药的抗肿瘤活性可能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抑制ERBB2、PPARγ及RXR的增值活性2)通过抑制VEGFR和VEGFA的表达进而抑制血管生成3)通过对SRC和AKT1的作用抑制PI3 K/AKT1信号通路4)减少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