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造影(3D-CEUS)诊断附件小肿块(≤4cm)的价值。方法:对47名患者、51枚附件小肿块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造影检查,对比分析附件良恶性小肿块二维及三维超声造影的图像表现,并提出三维超声造影评分系统,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和长期随访证实。结果:51枚附件小肿块中良性43枚,恶性8枚。良性小肿块的三维超声造影图像多呈由微血管组成的球体或类球体结构,内部血管分布稀疏、走形平直,呈短条状或细网格状,为轻度增强;恶性附件小肿块表现为不规则的立体结构,实质内血管分布无序扭曲、密集杂乱,形成血管球,呈显著增强。附件小肿块三维超声造影在注射造影剂后每隔10秒至90秒的评分在20秒-70秒各组间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并且20-70秒判定附件小肿块良恶性ROC曲线下面积(Az)最大为0.995,界值为8,即≥8分为恶性。该评分系统比二维超声造影具有更高的灵敏度(100%)、特异度(98%)、阳性预测值(89%)、阴性预测值(100%)、阳性似然比(43.00)、阴性似然比(0.00)和准确度(98%)。结论:三维超声造影显示复杂血管空间结构比二维超声造影更具有优势,有望成为一种研究附件良恶性小肿块血管真实构筑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