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超声造影诊断附件小肿块的价值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造影(3D-CEUS)诊断附件小肿块(≤4cm)的价值。方法:对47名患者、51枚附件小肿块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造影检查,对比分析附件良恶性小肿块二维及三维超声造影的图像表现,并提出三维超声造影评分系统,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和长期随访证实。结果:51枚附件小肿块中良性43枚,恶性8枚。良性小肿块的三维超声造影图像多呈由微血管组成的球体或类球体结构,内部血管分布稀疏、走形平直,呈短条状或细网格状,为轻度增强;恶性附件小肿块表现为不规则的立体结构,实质内血管分布无序扭曲、密集杂乱,形成血管球,呈显著增强。附件小肿块三维超声造影在注射造影剂后每隔10秒至90秒的评分在20秒-70秒各组间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并且20-70秒判定附件小肿块良恶性ROC曲线下面积(Az)最大为0.995,界值为8,即≥8分为恶性。该评分系统比二维超声造影具有更高的灵敏度(100%)、特异度(98%)、阳性预测值(89%)、阴性预测值(100%)、阳性似然比(43.00)、阴性似然比(0.00)和准确度(98%)。结论:三维超声造影显示复杂血管空间结构比二维超声造影更具有优势,有望成为一种研究附件良恶性小肿块血管真实构筑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的问题和弊端也不容忽视,不能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也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转变与创新已经刻不容缓了。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探究为目的、以合作为手段与启发创造想象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与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和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