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货市场流动性风险是学术界、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检验了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流动性特征,度量了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内、外生流动性风险,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流动性风险度量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证实流动性风险是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它的存在会造成对风险的严重低估。本文在BDSS(2001)对流动性风险分类基础上,以买卖价差为分类依据,进一步细分外生流动性风险为有价差时和无价差时流动性风险。现有针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流动性风险度量的研究文献不多,本文通过界定期货市场流动性风险及期市内、外生流动性风险定义,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流动性特征及内、外生流动性风险度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三大交易所九个样本商品,1,978,362条记录的检验、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商品期市存在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现阶段传统VaR显著低估了风险,期货市场特有的交易制度在流动性风险出现时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2、从流动性分布、时间、协动以及成本特征四个方面,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流动性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中国商品期市流动性波动程度远大于期货价格;期市流动性存在显著的周内效应与协动现象;买卖价差可显著分解为信息不对称、指令处理及指令持续成分;信息不对称成分在日内呈现L形,指令处理成分呈U形,指令持续成分呈反L型。上述流动性特征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中国商品期市确实存在系统的、不可分散的流动性风险。3、建立了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外生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计算结果支持估计VaR时需要考虑外生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构建了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有价差时外生流动性风险VaR度量模型,用GARCH族模型及回归分析估计了相关参数,结果显示传统VaR模型平均低估风险2%左右,最大有价差风险为交易费用的3.8倍,有价差时外生流动性风险平均可占到期货投资者持仓成本的0.5%左右。其次通过相关假说检验,确定我国商品期市涨跌幅限制造成的延迟效应通常持续一天。调整涨(跌)幅限制前后的收益率,获得无价差外生流动性风险调整后的VaR估计值。两类调整后VaR值在预测准确程度、调整前后VaR值变化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4、构建了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内生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结果显示内生流动性风险不能忽略,否则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首先建立了中国商品期市交易对价格冲击微观结构模型并测算出价格冲击系数。然后在期价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和线性价格冲击假设下,设计出考虑合约流动性、交易策略、头寸规模等因素的LrVaR模型,使用蒙特卡罗模拟得到不同参数设定下的LrVaR值,结果证实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内生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低流动性组合95%置信水平下的LrVaR高出VaR 3.11倍,99%置信水平下的LrVaR也要高出VaR 2.2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