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近几年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健康、电量监控的要求逐步提高。作为反映电池内部剩余电量和健康状态的两个指标,SOC(state of charge)和SOH(state of health)不仅提示用户及时为电池充电、更换电池,而且承担着支持电池管理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行的重要功能。SOC/SOH无法直接测量获得,往往需要依赖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电池内部参数和特征关系的正确提取来估计SO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几年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健康、电量监控的要求逐步提高。作为反映电池内部剩余电量和健康状态的两个指标,SOC(state of charge)和SOH(state of health)不仅提示用户及时为电池充电、更换电池,而且承担着支持电池管理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行的重要功能。SOC/SOH无法直接测量获得,往往需要依赖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电池内部参数和特征关系的正确提取来估计SOC/SOH。但参数和特征关系受到电池老化、温度和使用工况的共同影响,呈现出复杂的动态耦合关系,为建立精准、全面的电池模型带来了困难,导致SOC和SOH估计方法的鲁棒性降低,温度适用范围狭窄,精度随老化衰退。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旨在研究一种SOC和SOH的联合估计方法,以适应不同的温度环境和老化状态。本文首先对电池电化学机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影响电池老化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定性分析了与SOC、SOH有关的各参数耦合关系。在此理论基础上,基于2RC戴维南等效电路模型、电池生热机理和老化经验模型搭建了锂离子电池的热-电-老化耦合模型。然后,设计了短期的电池脉冲放电测试和长期的循环老化实验。基于实验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各子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和函数关系拟合,最后在不同温度、放电倍率和老化状态下整体验证了模型的精度。由于SOC和SOH的特性各异,SOC可以通过模型的机理关系方便获得,而对于复杂的老化机制,SOH更适用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因此,本文先后探讨了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的SOC估计器和基于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LSTM-RNN)的SOH估计器,对UKF算法原理流程及LSTM-RNN网络框架和添加了防止过拟合功能的训练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温度及SOC、SOH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双时间尺度下SOC、SOH的联合估计方法,UKF和LSTM-RNN两个估计器分别在微观和宏观时间尺度上运行,互相更新参数,同时估计SOC和SOH。最后对该方法在不同温度和老化状态下进行动态工况测试,结果表明了SOC和SOH估计误差分别不超过1.3%和0.9%,获得了良好的精度和鲁棒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需求量的增加,汽轮机组的容量朝着大型化发展。护环是汽轮机组核心部件,承受来自转子转动的迭加载荷,服役于潮湿腐蚀性环境,因此护环应具有足够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较小的残余应力以及奥氏体无磁性,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轮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然而护环钢在生产使用过程当中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在后期热锻过程中容易开裂,造成成材率低,难以批量生产。二是抗腐蚀性能较差,在服役过程中,护环由于抗腐蚀
随着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和需求逐步增大,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以致被淘汰的废弃电子产品数量与日俱增。在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各国政府有关部门开始高度重视制造型企业的回收再制造活动。在政府要求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制造型企业的生产决策需要面对政府奖惩机制的约束和异质消费市场的选择。再制造品相对于新产品可以节省40%~65%的成本和85
锂离子电池(LIBs)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以及环境友好等一系列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便携数码设备等领域。然而,现今市场上存在的商品化LIBs大多由液态电解质组装而成。当LIBs发生内部短路、过热等情况时,极易引燃电解液,进而导致电池起火爆炸,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开发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以解决LIBs实际应用期间液态电解质存在的诸多不足,其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自身稳定的电化学性质能有效改
燃料电池是一种按电化学原理等温地把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高效环保地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燃料电池种类繁多,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启动快、比功率高、结构简单等优点,是各种车载电源和便携式电源的首选能源。然而质子交换膜存在着制备方法复杂、机械性能较差、吸附磷酸后溶胀比较严重、材料价格昂贵等不足之处,限制了质子交换膜的发展和应用。本论文针对上述质子交换膜存在的问题,采用交联、有机
水下液压运动平台作为水下发射技术研究过程中的试验装置,肩负着进行模型试验的重要使命。显然,试验装置性能的好坏将决定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整个研究过程的经济性、高效性和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液压传动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机械传动方式,由于其布局灵活、传动功率大、可无极变速等优点,尤其适合作为本文所研究的水下液压运动平台这种大型装置的动力机构。试验的精确性对液压系统的控制提出了较高要求,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
角度测量作为计量技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到目前为止发展已经相对完备,各种用于检测其精确度的手段较为丰富。与传统的角度测量方法相比,光学测角法有着非接触式、高测量精度等多方面的优势。在三自由度角度测量中,测量滚转角的方法由于滚转角角位移方向与光轴垂直而与俯仰角、偏航角的方法不相适用,这也使得一些光学角度测量方法应用场合受限。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提出基于斯托克斯偏振仪的绝对式滚转角测量方法,该方
激光测距是当前智能设备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科技和工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它正不断成为限制诸如地图测绘、自动驾驶、机器人定位等领域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为进一步提高测距精度、优化电路结构、降低设计难度与设计成本,本课题以相位式激光测距技术为背景,研制了基于“双发单收”探测模式的高精度、低成本激光测距系统,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设计了基于“双发单收”模式的双光路探测技术方案,建立了该模式下待测距离与双光
面向室内服务场景的协作机器人通常需要完成取送物体的任务,然而室内场景非结构化、动态变化的特点给协作机器人准确抓取物体带来很大挑战。同时,对部分人机协作任务,人机安全至为重要。目前,针对协作机器人物体抓取和主动安全的研究仍然沿用工业机器人结构化场景的处理模式。此模式没有考虑背景复杂、物体遮挡、光照变化等带来的影响,难以满足室内服务场景的需要。所以本文针对面向室内服务场景的协作机器人,研究并提出了一套
当前,语音识别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将神经网络应用于声学模型能取得更佳的系统性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硬件能提供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有限。因此,在保证语音识别系统性能的同时,如何使其适配小存储、低算力的硬件设备成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研究了两种轻量化神经网络,将其应用于声学模型,搭建并优化了适配机器人硬件设备的语音识别系统。首先,将稀疏性神经网络应用于语音识别声学模型。提出了步进裁剪
在《中国制造2025》中,首要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ERP系统是制造业信息化基础和关键。市场上现有的标准ERP系统是根据批量生产定型产品的生产模式设计的,很难满足增材制造企业的按照订单定制生产的管理需求。本课题中研究对象就是典型的增材制造企业,该企业迫切需要开发一套既满足当前业务需求,又适合长期发展的ERP系统,解决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此本文针对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