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三种底栖硅藻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喂刺参的方式,探究底栖硅藻对刺参摄食、消化、吸收、能量分配的影响,本论文记录了刺参摄食底栖硅藻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特殊动力作用、能量收支和生理机能的变化,为刺参饲料的开发提供基础的理论参考,实验结果如下: 1.投喂底栖硅藻对刺参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了投喂底栖硅藻(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Nitzschia panduriformis var.minor Grunow)、菱形藻(Nitzchia sp.)、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和商业饲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各组之间耗氧率差异显著(P<0.05)。耗氧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饲料组﹥菱形藻组﹥筒柱藻组﹥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组。其耗氧率数值分别是0.0259、0.02536、0.02446和0.0219mg/g·h。各处理下刺参的排氨率差异显著(P<0.05),排氨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组﹥饲料组﹥菱形藻组﹥筒柱藻组。排氨率分别为3.82、3.03、2.13和1.52μg/g·h。 2.投喂底栖硅藻对刺参特殊动力作用的影响 实验研究了投喂底栖硅藻(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Nitzschia panduriformis var.minor Grunow)、菱形藻(Nitzchia sp.)、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和商业饲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特殊动力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刺参摄食底栖硅藻和商业饲料后的特殊动力作用存在显著差异。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菱形藻、筒柱藻和商业饲料组之间:特殊动力作用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摄食代谢峰值依次为:27±1.2、30±1.7、29±2.1和32±1.2(mgO2 kg-12h-1),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组显著低于另外3组(P<0.05);摄食水平依次为:3.38±0.12、3.75±0.25、2.16±0.11和6.37±0.19%;特殊动力作用总耗能依次为:1.43±0.15、2.19±0.19、1.94±0.21和2.35±0.22。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组特殊动力作用总耗能最低;特殊动力作用系数依次为:0.03±0.01、0.04±0.01、0.06±0.01和0.05±0.01,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组显著小于筒柱藻组(P<0.05)。 3.投喂底栖硅藻对刺参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实验研究了投喂底栖硅藻(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Nitzschia panduriformisvar.minor Grunow)、菱形藻(Nitzchia sp.)、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和商业饲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组、菱形藻组、筒柱藻组、商业饲料组、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菱形藻、菱形藻+筒柱藻、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筒柱藻和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菱形藻+筒柱藻之间: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组刺参的成活率最大,为91.36±5.32%,最大的特定生长率为2.231±0.13%d-1,出现在三种藻的混合组中。三种藻的混合组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7组(P<0.05);商业饲料组的刺参的干湿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在能量分配模式中,各组中呼吸能所占的比例较大,三种藻混合组的生长能/摄食能(G/C)比例最大,为3.293±0.256%,显著高于另外的7组(P<0.05)。商业饲料组生长能/摄食能(G/C)的比例最小,为1.369±0.112%,显著低于其他7组(P<0.05)。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组F/C的比例最大,达到58.791±3.942%,筒柱藻组刺参的粪便能/摄食能(F/C)的比例最小,为44.523±3.171%。呼吸能/摄食能(R/C)中筒柱藻组与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组差异性显著(P<0.05)。 4.温度和饵料对刺参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温度和饵料实验设计了15、18、21、24℃等4个温度处理和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菱形藻、筒柱藻和商业饲料4个饵料处理,每种饵料均与海泥1:7混合后使用。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饵料类型对刺参的生长和生理机能具有显著的影响。食物吸收率和特定生长率在15℃—21℃条件下显著高于24℃。摄食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的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和食物吸收率都比其他饵料组高。筒柱藻和商业饲料组刺参之间的特定生长率和食物吸收率在各个温度处理下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温度的提高,各组刺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略有升高。24℃条件下实验20天时,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组刺参SOD活性最高,60天后的高温条件下各组刺参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21℃条件下实验60天后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另外三组,24℃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60天后,摄食不同饵料的刺参ACP活性在21℃和24℃时均没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