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架构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股票自身的流动性状况决定了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然而股市流动性抗风险能力较弱,易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这种特征常以剧变的形式体现在市场上。伴随着多次金融危机的产生,货币当局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对流动性以及流动性溢价相关问题愈加重视。本文基于我国深主板以及中小板A股市场的股票交易数据,通过改进后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A-LCAPM、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以及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了改进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有效性并证实两市场均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溢价现象,进一步探讨了货币政策冲击对股票市场流动性以及流动性溢价效应所产生的影响。首先,本文依次从股市流动性及流动性溢价效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货币政策对股市流动性影响以及非对称影响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理论梳理,归纳总结了货币政策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机理,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逻辑结构。依托深主板以及中小板市场,逐步比较了传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基于Fama-French改进后的模型以及A-LCAPM模型的有效性,证实了流动性溢价效应存在于我国股票市场,并且发现改进后的A-LCAPM模型的解释能力有显著提升。其次,通过VAR模型在整体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对股市流动性以及流动性溢价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发现利率指标在股市施加的影响要大于货币供应量指标,货币政策冲击对两个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较为一致: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提升股市流动性,紧缩的货币政策将降低股市的流动性,并且自身流动性较好的股票不易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而流动性差的股票对政策变动更为敏感。但是,在考察货币政策对股市流动性溢价影响时,两个市场呈现出相反的特征,特别是在股市震荡时期,面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在深主板表现出流动性溢价上升,中小板则表现出流动性溢价减少的特征。究其原因,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与两个市场中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有关。最后,基于以上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果,论文结合我国股票市场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主要针对货币政策当局以及股票市场监管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新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