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容斋随笔》与《夷坚志》在笔记小说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作者洪迈在创作时注意标明出处,书有所典,事有所据,这样的创作习惯为后世留下了部分刻书史料;同时,二书的刊刻本身就反映了宋代刻书的情况,研究二书的刊刻情况与洪迈所见的刻书信息,可为宋代刻书研究提供更为生动的材料参考。文章内容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分析在刻书风气浓厚的时代与家族背景下,洪迈二书的写作和刊印情况。指出其刻书史料区别于他书的特点以及在刻书研究中的作用;并整理《容斋随笔》与《夷坚志》中关于宋代刻书的史料,尝试厘清笔记小说叙事的虚构性与真实性。其次,通过洪迈记录的刻书信息和故事情节,分类分析史料背后反映的宋代刻书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引申出对刻书活动与宋代文学关系的思考。最后,将二书所涉的刻书史料与其他相关文献作比较。一方面,《容斋随笔》包含更多的版本信息,因此在与宋代目录学相关著作的比较中,强调《容斋随笔》中的刻书信息可补他书之阙漏,或与后世学者的看法再商榷;另一方面,《夷坚志》虽是志怪小说,但记载的事件仍有其社会依据,将相关记载与他书对比,以辨正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