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藏“压—注—采”一体化作业中储层改造关键流体研发的难题,本文围绕“驱油压裂液制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通过微观分析,渗吸实验,表面活性剂复配,压裂液配方优化,室内评价实验等方法,完成了低渗透油藏渗吸机理探究,新型驱油剂研发,驱油压裂液配制,驱油压裂液性能评价等内容。本文分析了渗吸流体对渗吸采油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界面张力、润湿性、油水粘度比、pH值、温度等。发现了渗吸最佳界面张力的存在,并不在超低界面范畴,且随着孔隙半径的增大,最佳界面张力也逐渐变大。论证了润湿性对渗吸作用的巨大影响,岩石和渗吸介质亲水性越强,渗吸采收率越高,渗吸速率也越快。酸和碱均能促进渗吸,但作用机理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油水黏度比越小,渗吸效率越高;适当的提高温也能提高驱替效率和促进渗吸作用。通过双子表面活性剂与常规表面活性剂的配伍,发现了羧酸盐孪联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优良协同性,确定了KL300与LAS-60的最佳复配比为1:4;在该配伍比下,0.5%浓度的复配液表面张力为27.47mN/m,界面张力为4.56×10-3mN/m。正辛醇对KL300+LAS体系界面活性有较好的促进效果,0.4%LAS-60+0.1%KL300+0.1%正辛醇能够使表面张力降低至26.02mN/m,使模拟油的界面张力降低至5.6×10-4mN/m。室内试验评价表明:该新型驱油剂还具有较低的cmc值,较强的润湿反转能力和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通过对VES压裂液主剂、稠化剂、促进剂、稳定剂、破胶剂的优选,最终得到驱油压裂液的配方一个。该配方为:0.7%J201+0.4%LAS-60+0.1%KL300+0.3%NaSal+1.2%KCl+0.01%TF-28+0.1%正辛醇,破胶剂为SR-2。该驱油压裂液以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为主剂,与0.3%的NaSal复配后增稠效果可达189mPa.s;KCl的添加提高了体系稠化的稳定性;0.02%SR-2能够使驱油压裂液完全破胶,TF-28使破胶体系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3.81mN/m。经过评价实验,该驱油压裂液在80℃,170S-1剪切条件下其粘度依然维持在80mPa.s以上,室温下测其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分别为2.52Pa和0.79Pa。静态悬砂实验测得30目陶粒的沉降速率为:0.874cm/min;破胶液体系油水界面张力低至0.037mN/m。室内驱替和渗吸实验表明,该驱油压裂液破胶体系能够提高水驱效率12.25%,渗吸效率提高9.60%。证明了该驱油压裂液具有压裂、驱油的双重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