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苯并二噻吩骨架的聚合物给体材料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制约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石化能源一方面面临着能源枯竭的危机,另一方面在使用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人类必须开发和利用一些资源丰富、可再生且对环境友好的新能源以替代石化能源。在减缓传统石化能源枯竭危机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众多的可再生能源当中,太阳能是一种理想的资源丰富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已经成为了目前全球热点研究之一。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通过化学材料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于其具有质轻、柔性可弯曲以及可溶液加工等独特优势,使得有机太阳能电池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光电转换效率是衡量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最重要参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PCE)突破到了18%,已经到了产业化的黎明前夕。设计并合成新型的高性能有机光伏材料是进一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有机光伏材料的分子结构与光伏器件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有机光伏材料根据给电子或接收电子能力的不同分为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本论文主要围绕电子给体做了一些研究,第一部分工作是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含有不同长度酯基的聚合物给体材料,研究酯基链的长短对其光伏性能的影响。第二部分工作是在高性能聚合物给体材料PBDB-T的分子骨架中引入氯原子,通过改变引入氯原子数量以及位置合成了两种对称和不对称氯取代的聚合物给体材料。以此研究氯原子位置的对称性对此类聚合物给体材料分子结构以及相应器件光伏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长度酯基链的苯并二噻吩(BDT)类共轭聚合物给体材料(P3TE-C8和P3TE-C12),使用非富勒烯受体ITIC作为受体材料分别与其共混制备光伏器件。详细的研究表明,共轭聚合物中侧链的长度对材料的光学带隙和电化学性能影响不大,但对它们在溶液,薄膜中的聚集行为影响很大。最终基于P3TE-C8:ITIC的器件开路电压(Voc)为0.814 V,短路电流为(Jsc)12.86mA cm-2,填充因子(FF)为52.48%,能量转换效率为5.49%。基于P3TE-C12:ITIC的器件开路电压为0.906 V,短路电流为14.20 mA cm-2,填充因子为59.36%,能量转换效率为7.64%。这项工作表明,通过改变侧链的长度减少共轭聚合物中的聚集是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有效方法。(二)设计并合成了两种以不对称和对称氯化噻吩为π桥的聚合物给体材料(PB2F-Cl和PB2F-2Cl)。两种聚合物材料均显示出极深的HOMO能级,分别为-5.50 eV和-5.56 eV。PB2F-Cl的主链平面性相对较好,但区域无规则;PB2F-2Cl的主链平面性差,但区域规则。将两种聚合物给体材料分别与非富勒烯受体IT-4F共混制备器件,PB2F-Cl的纯膜以及混合膜结晶性较强但π-π堆积非常弱,载流子传输能力较差;PB2F-2Cl的纯膜以及混合膜结晶性较弱但有明显的π-π堆积,载流子传输能力相对较好。最终,基于PB2F-Cl:IT-4F的器件能量转换效率达到10.81%;基于PB2F-2Cl:IT 4F的器件能量转换效率达到12.79%。
其他文献
阳原盆地为狭义的泥河湾盆地,从地质构造上属于汾渭地堑东北端延伸而来的断陷盆地。盆地基本为南北走向,南北长而东西窄,盆地北侧的高山将冬季风削弱,使得泥河湾盆地相对同纬度地区气候更显温和。更新世期间,这里长期为泥河湾古湖所覆盖,在古湖的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自早更新世以来,人类一直在这里活动。随着湖水的涨退,气候变化,人类也不断变更着活动区域,与此同时也遗留下大量的考古遗存,如:马圈沟遗址、石
徐協貞先生專著《殷契通釋》在1933年12月出版,初為北平文楷齋刻藍印本,是早期研究甲骨文的成果。對於此書,學者們主要是介紹作者、出版情況或引用一些覲點。書評性質的文章有戴家祥先生的《評徐協貞<殷契通釋>》、吳承仕先生的《介紹天下第一奇書——徐協貞先生新著<殷契通釋>》和《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中有關此書的提要。目前,學術界還沒有系統研究《殷契通釋》的成果。本文對《
当腹腔内存在脓性物质、坏死组织、窦道以及瘘管时,或者特殊情况下为了防止伤口过早闭合而放置的腹腔引流称为治疗性引流。若单纯为了防止血液、脓液、胆汁、肠内容物、胰液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认知和记忆功能逐渐丧失。环状RNA在调节基因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高度富
俄罗斯人名学是当下俄语语言文化方向中研究的重要课题。俄语人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60-70年代并在俄罗斯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我国的相关研究建立在俄罗斯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但发展相对缓慢,研究内容局限。本文选取人名“伊万”为研究对象,以带有人名“伊万”成分的童话、谚语、俗语、谜语、歌谣等形式的俄罗斯民间口头创作为语料,通过分析“伊万”在俄罗斯民间的文化内涵和外延,论证人名与俄罗斯民族性
近年来,随着核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含铀废水被排放到环境中。在含铀废水中铀主要以铀酰离子(UO22+)的形式存在,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迁移率。如果含铀废水处理不当,将对人类
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是否稳定是衡量直流微电网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而系统中的非线性、参数不确定等是影响母线电压稳定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直流微电网为研究对象,以维持直流
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是一种大型的林栖有蹄类动物,在北方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生态作用,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马鹿肠道微生物参与宿主体
超滤是饮用水处理第三代核心技术。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胞外溶解性有机物(dEOM)会引起严重的膜污染,dEOM的组成和结构对膜污染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
传统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一般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或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催化底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