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发源于欧洲,民国时期随着部分华人留学归来逐步在国内传播发展。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常年扮演着革命宣传工具的角色,其绘画语言本身一直未能得到充分重视。改革开放后在相对宽松的政策下,油画大量学习西方,主动寻求变革,语言逐渐回归其核心地位,革命历史题材油画也走向了他应有的道路。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明国时期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画家,学习西方油画写实技法进行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创作以带动革命发展,叙事性油画开始在中国传播;第二章论述建国初期油画家在国家统一指导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思路,创作出大量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政治教育意义的革命历史题材油画,油画的叙事功能被置于核心位置。第三章论述文革非常时期的特殊作品,从“红光亮”的偶像模式转变到伤痕美术的伤感反思。画家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有了自己的艺术追求。第四章论述改革开放之后叙事性革命历史题材油画所取得的突破,新时代背景下此类作品在叙述革命历史事件的同时传达了画家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感悟。第五章论述了“85新潮”之后中国画家对油画语言的探索,从观念创新到油画语言核心地位的确立,以及新写实油画语言在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探索与实践。希望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在全新的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