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1℃和35℃的低温治疗对犬脑外伤后脑保护作用的效果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
方法:18只健康实验犬随机分为A组31℃低温手术组时程6小时、B组35℃低温手术组时程6小时、C组手术未降温组,自由落体法制作犬重型颅脑外伤模型[1],A、B组行血管内热交换降温,ELISA法测犬脑脊液中S100β、NSE、MBP的含量,高效液相法测犬脑脊液中的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浓度,比较犬的行为学和监测犬的生命体征(HR、MAP)。
结果: A、B组脑脊液中S100β、NSE、MBP浓度显著低于C组,P<0.01;B组NSE浓度显著低于A组,P<0.01。A、B组脑脊液中ASP、GLU、GLY的浓度显著低于C组,而B组的浓度又低于A组,A、B组GABA的浓度显著高于C组,B组的浓度又高于A组,P<0.01。打击后72h行为学比较:A组、B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中HR、MAP显著低于C组,P<0.01;A组的心率在降温后4小时显著低于B组,P<0.01。
结论:血管内热交换下亚低温对脑外伤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而35℃比31℃有更好的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