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朝鲜世宗大王发明朝鲜文字以前,大量的朝鲜古代文献都采用汉字记载,其中包括大量用汉文创作的诗、词、歌、赋及小说。在以往的朝鲜古代汉文学研究中,往往以汉诗为中心,而相对忽略汉文小说的研究。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在朝鲜半岛汉文学整体结构中,汉文小说所具有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而开始将研究目光倾注在汉文小说上。本文以朝鲜朝梦字类汉文小说为研究对象,以《九云梦》、《玉楼梦》、《玉麟梦》、《玉仙梦》为中心,对其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叙事特色及与中国文化的关联进行了整体性的研究。朝鲜朝梦字类小说以17世纪为起点一直延续到19世纪,是在前期新罗殊异传、高丽时期的稗说、传记、汉文传奇、梦游录等文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说。梦字类小说之所以在17世纪到19世纪期间出现,是因为朝鲜的书生和文人们经历了长期而激烈的党派纷争及“壬辰倭乱”、“丙子胡乱”的战祸,逐渐意识到党争和战祸的危害,利用梦字类小说借梦说事的文学形式来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本文从朝鲜朝四部梦字类长篇汉文小说,即《九云梦》、《玉楼梦》、《玉麟梦》、《玉仙梦》着手,对其创作背景、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叙事特色及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这四部小说的特点及共性,并揭示其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实,揭示中朝两国依水相连的文化共性与个性。本文共六个章节,第一章阐明研究的现状、目的和意义及研究范围和方法;第二章是朝鲜朝梦字类汉文小说产生的背景,通过对朝鲜朝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深入分析,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入挖掘作品的民族性;第三章论述了梦字类小说的思想内容,从作品的家庭观、爱情观、战争观、哲学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分析朝鲜朝士大夫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出世入世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根本原因;第四章是人物形象分析,具体分析了小说中众多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着重对艺妓女这一在当时社会地位低下人群进行分析,并通过艺妓女这一形象,揭示其身上所体现出的近代意识;第五章是梦字类小说的叙事特色,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几部小说的叙事方法和叙事视角,丰富多彩的预序、悬念重重的倒叙和全知视角、限知视角的交叉使用彰显出朝鲜朝文学的叙事特色,从而更加深刻理解的创作意图;第六章是朝鲜朝梦字类汉文长篇小说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联研究,从对中国小说的借鉴和创新的角度,分析了从文体、背景借鉴到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方面的创新,从而揭示出朝鲜朝梦字类汉文长篇小说与中国古代文学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通过对以上几个章节的研究,为梦字类汉文长篇小说研究提供新的域外视角,同时也可以了解朝鲜民族在中国古典文学传播过程中对它的看法、取舍、评价及再创造,并可以从中了解到朝鲜民族的审美心理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