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xu20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这一概念存在于众多不同的学科,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等都对其有不同的定义。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我国最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重视,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2017)提出,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的集中体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而对周围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国内外学者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在不同的阶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这些学者共同的观点就是语言学习和思维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整体而言,目前为止,依然呈现剥离化和零碎化现象,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不以思维训练为目标,问题设计的主观性强,针对阅读进行的训练只是单纯的题型重复,没有思维过程,学生的阅读思维和思维品质难以提升,那么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就很难得到保证。因此,需要增加英语阅读教学和思维品质培养的融合面,提高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功能。鉴于英语阅读中学生英语思维的缺失导致的“阅读难”现象,本研究以语篇分析理论和图式理论为理论基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ta)或者叫做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的训练,探索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的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对象为江苏省大港中学2019届本人任教的高三两个平行班,我在这两个班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验,通过测试、对比和访谈,了解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阅读水平发展的状况,从而检验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否能够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本研究主要关注以下研究问题:(1)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2)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对学生的阅读水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以语篇分析和图式理论指导英语阅读教学,通过头脑风暴、接触欣赏相关的语言材料、预测、比较、概括、推论、概括、创作文章、设计具体的活动产品等教学活动,学生形成了针对不同文体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提升了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在高中英语阅读中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训练后,学生在以下阅读能力上得到增强:(1)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2)学生推理、判断和转换的能力;(3)概括中心和写作意图的能力;(4)抽象和创新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合作-讨论-质疑-讨论-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意识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实验后的访谈、问卷和测试发现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都得到显著提升,而提升了的思维品质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其他文献
海明威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生动的“硬汉”形象,所以很久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海明威的小说是一部男人的史诗。诚然,我们是通过海明威的小说看到了众多的硬汉,但是在海明威的小说
数学运算素养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培养以准确把握其水平现状为前提。以532位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测试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水平现状,结果表明:第一,
《义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
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角,从“历史经验与人性经验、体育的权利与体育人的权利、体育的需求与体育人的需求”三个维度分别对少数民族体育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进行对应
虚拟企业和企业虚拟化经营是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界的热门话题,但这两个概念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对我国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经营模式的创新有什么现实意义待问题,不论是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