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卵巢功能低下包含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 DOR)与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发病率逐年升高,危害许多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内存留的可募集卵泡的数量和质量,反应女性的生育潜能和生殖内分泌功能。卵巢产生的卵母细胞数量减少,卵泡质量下降,导致生育能力下降和性激素的缺乏,称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百分之十,可在1-6年内发展为卵巢早衰。目前病因不明确,西医主要采取激素补充治疗,长期应用有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风险,成为妇科临床的疑难疾病之一。[研究目的]1.探讨卵巢功能低下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2.初探卵巢功能低下各中医证型与与性激素FSH、LH、E2的相关性;3.观察滋补肝肾中药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中药治疗的机理及总结导师的临床心得。[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卵巢功能低下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性激素的相关性初探所有病例来自2004年7月22日~2015年3月7日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门诊和特需门诊诊断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与卵巢早衰的患者,共118例,统计并分析中医证型分布、各证型与血清雌二醇E2、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基础黄体生成素bLH水平的相关性。第二部分卵巢功能低下肝肾阴虚型的中药治疗临床观察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所选病例来自2014年7月22日-2015年3月7日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门诊和特需门诊诊断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与卵巢早衰的患者,依照纳入标准选入本病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型31例,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总积分、月经变化情况以及血清E2、bFSH、bLH、bFSH/bLH比值的变化。[结果]第一部分卵巢功能低下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性激素的相关性初探1.卵巢功能低下中医辨证分型频次列序:肝肾阴虚57例(48.31%)>脾肾阳虚38例(32.20%)>肾虚肝郁16例(13.56%)>肾虚血瘀4例(3.39%)>其他3例(2.54%)。其中3例其他证型包含肾虚血亏2例(1.69%),气血两虚1例(0.85%)。2.卵巢功能低下肝肾阴虚型患者治疗前E2水平较脾肾阳虚型、肾虚肝郁型显著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具统计学意义。各证型患者治疗前的FSH、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卵巢功能低下肝肾阴虚型与非肝肾阴虚型患者治疗前E2水平差异非常显著(P<0.01),具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卵巢功能低下肝肾阴虚型的中药治疗临床观察1.综合疗效情况:31例患者运用中药治疗三个月后,痊愈6人(痊愈率19.35%),显效1人(显效率3.23%),有效19人(有效率61.29%),无效5人(无效率16.13%),总治疗有效率83.87%。2.基础性激素变化:治疗后E2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升,差异非常显著(P<0.01),具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FSH/LH水平较治疗前略有降低,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的FSH水平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的LH水平比治疗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经状况变化:31例患者在中药治疗后的月经症状积分下降,其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症状变化:31例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症状评分下降,其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潮热出汗症状改善程度最为明显,其次依序是阴道干涩>口干咽燥>失眠多梦>烦躁易怒>性欲减退>腰膝酸软>面部黯斑>便结尿短赤>头晕耳鸣。[结论]1.卵巢功能低下以肝肾阴虚为主要证型,此证型患者治疗前E2水平较其他各项证型患者显著下降。2.使用滋养肝肾、通调冲任法的中药组方治疗卵巢功能低下肝肾阴虚证的患者,治疗后E2水平显著提高且FSH、LH水平降低。3.滋养肝肾、通调冲任法的中药组方治疗本病肝肾阴虚证患者,能改善月经情况,促进月经来潮,使卵巢功能和生育能力得以逐渐恢复,还能缓解潮热出汗、阴道干涩、口干咽燥、失眠多梦、性欲减退、腰膝酸软等低雌激素水平的症状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