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增加整堂课的思维含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研究发现化学课堂中大量存在低效的课堂提问现象,如大量低思维水平、封闭型提问,提问时机不当,以及教师权威式提问等情况,降低了教师提问的有效性,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对高中化学课堂提问进行微观研究。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课堂录像分析、案例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对高中化学课堂提问进行研究。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化学课堂提问思维水平及开放性研究。统计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各思维水平及开放性问题的提问数量及比例,分析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在课堂提问类型及数量上的差异。第二部分:化学课堂提问与教学时间匹配度研究。通过同课异构课例对比分析,探查教师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对各思维水平提问的安排,分析课堂提问与教学时间如何合理匹配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流畅性与完整性。第三部分:高思维水平问题有效解决的互动研究。利用所建构的话语互动分析框架,对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同课异构课例中师生基于高思维水平提问的互动话语进行分析,得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话语互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当今化学课堂中低思维水平、封闭型提问仍偏多,但优秀教师比普通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更多的高思维水平、开放型问题,他们更加注重学生自我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等高水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课堂氛围更加开放包容;课堂提问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出现不良匹配的现象,教师在问题的设计和安排时应保证学生思维发展自然流畅,不出现思维断层;对于高思维水平问题的解决,教师应设法探查、显化学生的思维,提高师生话语互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