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杜鹃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迎红杜鹃亚属的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东北部,大兴安岭等深山林区,以及西伯利亚高原的东部,在日本北海道等地也有分布。兴安杜鹃的干燥叶子在中国传统医药中称为“满山红”,是常用的一味中草药。多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兴安杜鹃的根部也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有一定的抗菌效果。  兴安杜鹃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于黄酮类、酚酸类和挥发油类物质,而杜鹃花科中常见的木藜芦烷型二萜并未见报道。为明确兴安杜鹃中的二萜类成分,本文对兴安杜鹃进行了研究。利用多种柱色谱如正相、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中分离得到40个化合物。通过各种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其结构,分别为1个新的山月桂烷型二萜(1),1个新的木藜芦烷型二萜糖苷(2),10个已知的木藜芦烷型二萜(3-12),3个新的苯丙素糖苷(13-15),7个已知的苯丙素类化合物(16-22),3个已知的木脂素类化合物(23-25),1个新的降倍半萜糖苷(26),7个已知的降倍半萜,环烯醚萜苷和单萜类化合物(27-33),7个其他类化合物(34-40)。其中化合物3-12,15-25,27-36,38,39均为首次从兴安杜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是在自然界中发现的第四个山月桂烷型二萜,化合物2是第一个C-16连葡萄糖的木藜芦烷型二萜糖苷。
其他文献
该课题以水溶性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HPMA)聚合物为载体,以具伯氨基的磁共振对比剂3-氨基-2,2,5,5-四甲基四氢化吡咯氧(3-(aminomethyl)-2,2,5,5-tetramethyl-1-pyrroli
目的:FGF21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分泌的内分泌因子,其主要作用为调节糖脂代谢。动物实验证实FGF21具有降低血糖、抑制胰岛素敏感性、调节异常血脂等生物功效,但其在糖尿病心肌病中
本文采用滚动凝聚法和挤出滚圆法两种工艺制备微丸,采用包衣和骨架缓释技术制备缓释微丸。对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稳定性、人体生物利用度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缓释微丸圆整度好,粒径均匀,性质稳定,体内作用平稳、持久。 对乙酰氨基酚包衣缓释微丸的制备,首先进行了素丸的工艺和处方的考察,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进行优化,所得素丸圆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药用高等担子菌,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作为民间神药百年业被人们所崇拜.在商业化的灵芝栽培中,外部引进和辐射诱变是菌种改良的主要手段.该实验通
兼有α—受体阻断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心血管药物.在临床上,这类药物对在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了开发这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