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人们在对于物质生活不断满足的基础上,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精神文化需求。广场舞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非专业化的、以娱乐健体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性体育舞蹈活动,既不属于单一的舞蹈,也不属于纯粹的体育运动,音乐是广场舞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从音乐本体特征研究出出发,探寻广场舞音乐的共性特征,分析广场舞及其音乐对人的生理—心理机制的影响,并结合大众文化及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探究广场舞的文化特征。全文主要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广场舞概况"。笔者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调查和研究,对广场舞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广场舞的起源及发展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广场舞的特征。第二章"广场舞音乐分析"。笔者以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文体团队联合会广场舞队和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站前广场舞队为两个研究案例,对两支队伍使用音乐的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结构等特征,通过数据、图表等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并结合音响刺激-反应的相关理论和成果,探究广场舞音乐对于参与者生理—心理机制的影响。第三章"广场舞及其音乐的大众文化特征"。在第二章音乐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大众文化角度,分析广场舞及其音乐的大众文化特征和审美意义。第四章"广场舞文化的社会属性"。立足于社会学相关理论,从群体心理、从众心理、亲和动机等方面,分析广场舞活动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第五章"广场舞现状及发展问题的思考"。基于上述章节的分析和阐述,分析广场舞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并对其现存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在当下的大众文化发展潮流中,火热的广场舞正影响着一批基层百姓的生活。本研究期望通过上述分析和研究,对广场舞现象的音乐特征、文化特征、社会功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和论述,使人们对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发展的内在原因、及其所反应出的群体心理特征等有较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