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j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继承毛泽东同志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上,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实践观。“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局面,邓小平同志率先领导了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党实事求是的的思想路线,恢复了实践的核心地位。邓小平实践观围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根本的现实问题,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并总结概括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一系列实践的方法论,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将实践的标准具体化为“三个有利于”标准。本文在理论方面对邓小平实践观形成的原因、主要内容、意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在实践方面,具体探讨了邓小平实践观的当代指导意义。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一,邓小平实践观形成的原因和条件。邓小平实践观形成的理论渊源:通过研究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实践观,进一步探讨邓小平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一脉相承的关系。邓小平实践观形成的客观因素:世界格局的调整,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化成和平与发展,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改革的大力支持以及邓小平实践观形成的主观因素。二,邓小平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实践前提论,实践是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统一于实践之中以及试验论与不争论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主体论,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尊重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人民群众的整体作用和个人作用。实践方法论,概括了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方法论,主要包括“两手抓”、“猫”论、“摸”论、和“闯”论。实践标准论,赋予实践标准新的含义,并立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从而统一了价值标准和实践标准。三,邓小平实践观的重大意义。邓小平实践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方面论述邓小平实践观的现实意义,以及为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邓小平的实践观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其他文献
<正> 一、医治周期性危机的“药方”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危机总是周期性地出现。每一次都出现商业停滞、产品滞销、银根奇紧、工厂关闭、工人失业等破坏生产
一年一度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主任廖晓军,财政部党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长,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
本文从毛泽东的青年时期出发,阐述了青年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型的时代背景、现实原因和主观因素,系统的分析了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型的过程和原因,并从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型的过程中
目的探析肩周炎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肩周炎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和平共处思想是列宁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根据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为了新生的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和平
1998年,我国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货币化。在市场经济下,各种影响因素作用于房地产的供求,进而影响房地产的价格。由于房地产属于资金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党支部书记队伍作为党务干部队伍中的重要群体,面对其存在的
<正>委托贷款业务由于贷款程序简单、办理方便、银行承受风险小等特点,近年来迅速发展,已成为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部分。然而,由于监管不严,贷款、放款手续审批宽松等原因导致
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技术观的研究,或从整体上对马克思的技术观进行梳理,或集中于对马克思的技术实践问题,或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解读马克思的技术观,在马克思技术观研究领域取
针对目前研究地方财政风险问题时往往都从负债的角度来考察 ,本文变换了一下研究思路 ,从资产风险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本文首先定义了地方财政风险和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