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时救助制度是我国近几年的一个民生工程,有效补充了低保、医疗救助等制度的救助空白,和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可以缓解低保制度的压力,帮助遭遇临时性、突发性重大困难而陷入窘境的弱势群体暂时渡过难关,彰显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临时救助制度救急救难的功能,弥补了其他救助制度的应急缺陷。但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临时救助的覆盖面不广,救助水平不高;程序不够规范;政策宣传不深入;临时救助专项立法的缺失,制度设计仍不全面完善等,影响了制度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以江西省临时救助制度的实施情况为例,揭示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国临时救助制度的概述。该部分是临时救助理论研究的开端,同时也是本文的基础部分。介绍了当前社会救助的主要类型,根据现有资料对临时救助的概念进行界定,及其与其它救助制度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江西省临时救助的现状分析。主要介绍了临时救助制度的制度设计,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以及运行机制,描述了2012年政策实施情况和实施的效果。临时救助制度达到了其“兜底线”、“救急救难”、促进社会公平的效果,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化解了社会矛盾。  第三部分主要具体分析江西临时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案例做支撑材料,更具说服力。存在的问题如顶层制度设计不完善,操作过程不规范,资金投入不充足,救助水平偏低,基层工作人员缺乏等,这些都会影响制度效果的发挥。  第四部分是政策措施,针对前一部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要完善临时救助制度,要完善制度的顶层设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样在具体工作时基层人员能顺利开展。要规范实施救助制度的程序操作过程,避免部分领导人的长官意识,杜绝暗箱操作。丰富临时救助的来源途径,加大资金总量投入和监管力度,同时发挥各部门各制度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强化临时救助工作队伍,改进整体工作作风,提高救助热情。要搭建社会救助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高救助的工作效率,提升救助对象的瞄准率和精准度。
其他文献
“南水北调”是将南方的水引入北方、缓解北方用水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如今,又有人提出“海水西调”,要将渤海之水引入沙漠,化戈壁为良田。那么,“海水西调”到底是痴人说梦还是锦囊妙计?  一、基本构想  所谓“海水西调”,是指将渤海的水引至新疆,具体为从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提送到1200米高度,然后通过管道逐级分解,引到内蒙古东南部,再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