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实验室配置模拟二氯甲烷气体,制备了双金属Ag/Fe、Cu/Fe、Ni/Fe颗粒与水组成吸收反应体系处理二氯甲烷气体,探索了pH、双金属比率、停留时间、铁粉投加量等因素对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实验室配置模拟二氯甲烷气体,制备了双金属Ag/Fe、Cu/Fe、Ni/Fe颗粒与水组成吸收反应体系处理二氯甲烷气体,探索了pH、双金属比率、停留时间、铁粉投加量等因素对金属铁与二氯甲烷之间的还原脱氯反应以及体系净化二氯甲烷废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Ag/Fe、Cu/Fe、Ni/Fe和水组成的体系中,低pH均有利于二氯甲烷与铁的脱氯还原反应,在pH=5、7、9的Ag/Fe体系总脱氯率分别为6.79%、3.00%、1.27%,较低pH也有利于体系净化二氯甲烷,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H+参与了铁与二氯甲烷的反应,较低pH的系统中H+浓度高,有利反应的正向进行;较低的pH下Fe2+较难与OH-生成Fe(OH)2沉淀,金属铁的氧化相对较少,铁表面的有效反应位较多,有利反应的进行;另外,酸性条件下铁与H+反应生成的H2也可能参与了二氯甲烷的脱氯反应。第二种金属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金属铁与二氯甲烷的反应速率,提高了体系对二氯甲烷的吸收容量和吸收效率。反应速率随着金属比例的提高而提高,实验还发现,在Ag/Fe、Cu/Fe、Ni/Fe三种双金属中,以Ni/Fe对二氯甲烷的还原脱氯效果最好,Ag/Fe-H2O体系次之,Cu/Fe-H2O体系最差。增大二氯甲烷在体系的停留时间能增大体系对二氯甲烷气体的吸收量,提高废气净化率,但是吸收液中的二氯甲烷浓度反而更低,液相二氯甲烷浓度的减小导致金属铁和二氯甲烷之间还原脱氯反应速率减小,总脱氯率也随之减小。实验还考察了Ag/Fe投加量对二氯甲烷降解的影响,发现被降解的二氯甲烷量随着Ag/Fe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大,Ag/Fe-H2O体系对二氯甲烷废气的净化效率也随着增大。铁粉对净化效果的增强作用除了铁和二氯甲烷之间的反应之外,可能还要考虑铁粉表面对二氯甲烷的吸附作用。
其他文献
文章以北京地铁国贸站为例,从客观总体情况,设施设备能力利用率,设施设备服务水平等方面对常态化大客流地铁站运能负荷进行了评价研究,提出了交通瓶颈识别。
跨文化旅游服务接触的本质和核心是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互动。通过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中的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概念来对比分析和探讨中西方旅游服务接触冲突的本质和内涵,
采用外侧入路闭合楔形截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8例肱骨髁上骨折愈后肘内翻患儿.截骨均在术后8~12周内获得临床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骺损伤、截骨不连、外翻畸形、残
分析了船用齿轮箱油的性能,简要介绍了船用齿轮箱油的现状。现行使用的润滑油已不能满足船用齿轮箱的润滑要求,需要研制专用的船用齿轮油。
从人性的角度来阐释《色戒》中的人物,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该影片的深层魅力所在。真实的人性解读可以超越时代和民族,张爱玲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李安的深层挖掘让影片中的人物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膨润土改性制备有机膨润土并用改性膨润土处理TNT废水,探讨了改性膨润土处理TNT废
氢解还原脱氯是去除氯代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在氯酚类化合物的降解去除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置换沉积法制备了高反应性钯/泡沫镍(Pd/Ni)双金属催化剂,采用甲酸和氢
一种基于偶氮产物二次萃取的亚硝酸盐亚微量测定的新的比色法被用于海水分析上。经典方法的工作范围降低到原来的1/25,得出的标准偏差是±0.0005微克原子 N—NO2/升。
校园媒体是校园信息传递和舆论导向的工具,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本文通过对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内涵、特点、功能展开比较,试图探究校园新媒体和传统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方面,是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程度的重要反映。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1986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在1986年~2000年期间,林地、草地和沼泽地面积显著下降,耕地面积急剧增加,并且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在此期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林地、草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