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综合测录井、岩心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测井地质学及储层地质学等理论,对姬塬油田西部长4+5油层组的沉积微相及砂体的展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研究区内3个密井网区单砂体空间展布特征及宽厚比进行研究。根据标志层法、沉积旋回和厚度控制等多种方法,将姬塬油田西部长4+5油层组精细划分为八个小层,自下而上依次是长4+522-2、长4+522-1、长4+521-2、长4+521-1、长4+512-2、长4+512-1、长4+511-2、长4+511-1小层。姬塬油田西部长4+5油层组的物源方向主要为北东向,母岩区主要为变质岩发育区,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识别出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和水下支流间湾三种沉积微相,由于水下分支河道改道频繁,砂体在平面上多呈连片状分布。在对研究区长4+5油层组八个小层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沉积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长4+5油层组总体上表现为先湖侵后湖退的沉积过程,具体表现为长4+522至长4+521时期为湖侵沉积,长4+521至长4+511时期为湖退沉积,其中,长4+521时期水体达到最深。本论文综合物源区的距离、沉积相发育特征及井网密度等因素,在研究区选取了3个密井网区,分别研究密井网区内相控单砂体的识别划分标志、空间展布及演化特征,建立了研究区单砂体宽厚比定量预测模型,依此指导研究区稀井网区单砂体的识别,实现对单砂体的定性与定量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