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的发现激起了人们对二维电子体系性质研究的热情。载能粒子与材料表面二维电子气发生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在材料科学、固体物理、表面物理以及生物传感器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采用线性化的量子流体动力学(QHD)理论,研究了载能粒子与存在绝缘基底的电子气平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在第二章中,采用线性化的QHD理论,建立了载能粒子与二维电子气平面(其下方存在着半无限大绝缘基底)相互作用时的理论模型。结合电位移矢量边界条件,得出了电子气平面内的感应电子气密度、作用在粒子上的阻止力以及侧向力在直角坐标系下的表达式。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当基底介电常数增大时,电子气密度振荡的波长将变大,粒子受到的阻止力和侧向力随粒子速度变化的曲线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当载能粒子在二维电子气平面与基底间运动时,关于基底与电子气平面间的距离对阻止力与侧向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第三章中,继续采用线性化的QHD模型,建立了载能粒子与双层二维电子气平面(其下方存在着半无限大绝缘基底)相互作用时的理论模型。结合恰当的边界条件,推导得出两个电子气平面内的感应电子气密度、空间感应电势、阻止本领和侧向力的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当粒子在层状二维电子气平面上方运动时,随着基底介电常数增加,电子气密度与感应电势振荡的波长明显变长,阻止本领随粒子速度变化曲线出现的双峰结构将逐渐消失。当粒子在层状二维电子气平面之间运动时,入射粒子距离与基底相连的电子气平面越近,介电常数对感应电势、阻止力以及侧向力的影响越大。本文研究结果丰富了二维电子气的研究内容,并对离子束分析技术和电子能量损失谱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