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分拆重构演进研究——基于天然气产业的数量模拟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1982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世纪以来,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当中增长最快的能源品种,相应的,我国天然气产业也正在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定价形成机制改革是市场化的第一步,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成本加成”定价法改为“市场净回值”定价法,同时政府规制者鼓励天然气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但最终市场化的组织模式如何?本文试图解答这一问题。  天然气产业是典型的自然垄断产业,包含输配、储气、开采等自然垄断环节以及天然气交易等可竞争环节,产业早期发展的实践是将自然垄断环节和可竞争环节一体化经营。国际经验表明,强制自然垄断设施的第三方准入,同时分拆重构自然垄断环节和可竞争环节是市场结构演进的关键步骤。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得到的多数结论都支持分拆重构自然垄断产业以促进竞争。同时,欧美国家以法律法规形式强制实施天然气、电力等市场组织模式的分拆重构。然而,这对中国这一视油气资源为公共资产,保障资源开采企业利益的国家并不具有借鉴意义。因此,讨论中国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分拆重构的文献不多,对之进行量化分析的文献更少。  本文基于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天然气市场,首先进行了定性分析,对比了分拆重构演进前后市场结构的差异,比较了中国管网间竞争的商业模式和欧美国家气源竞争的商业模式。然后分析了当下推动分拆重构演进的动因,包括自然垄断环节市场机制设计的完善和可竞争环节流动性的增加。接着,理论模型展示了第三方准入和分拆重构演进的必要性及阻力,阻力来源于原一体化在位厂商通过内化拥堵租金或竞拍管输权闲置的策略变相阻碍第三方准入。因此,本文尝试设计一种补贴机制,自然垄断环节开放允许第三方准入,收取体现拥堵租的准入租金,补贴利益受损的去一体化经营厂商,来自主实现自然垄断环节和可竞争环节的分拆重构。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本文使用MCP(混合互补问题)数量模型模拟中国天然气市场,验证上述机制的可行性。结论显示第三方准入提高了社会总收益,拥堵租收入可以补偿去一体化厂商的收益损失,因此自主实现市场结构的分拆重构是可行的。  最后,本文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上述补贴机制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制冷、空调系统自动控制中 ,通常以蒸发和冷凝压力作为被控对象 ,故压力传感器被广泛采用。为降低传感器成本 ,在小型房间空调器系统中采用冷凝器和蒸发器两相区的温度来反映系统的冷凝、蒸发压力 ;对于较大容量的多室内机直接膨胀式空调系统 (VRV空调系统 ) ,如今一般采用两个压力传感器来分别检测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这里利用制冷循环特性提出了一种用 2只温度传感器来代替两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压缩机吸、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