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DEM的乱石包高速远程滑坡运动特征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CHUN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远程滑坡作为一种特殊的山地灾害,因其异常的运动特性和巨大的致灾能力,一直是工程地质和山地灾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强烈,为高速远程滑坡提供了极佳的孕灾环境,属于高速远程滑坡的高发地带。乱石包高速远程滑坡发育于我国川西高原腹地的毛垭坝盆地,其发育特征和成灾机理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选取乱石包高速远程滑坡作为研究原型,基于颗粒离散元法的基本理论,运用MatDEM软件,模拟了乱石包高速远程滑坡的运动全过程,侧重分析了乱石包高速远程滑坡在不同失稳模式下的运动特征和动力响应规律。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乱石包高速远程滑坡的等效摩擦系数为0.22,其额外运距达2500 m,呈现出强烈的远程效应。滑坡源区失稳方量为4.3×10~7 m~3,流通区和堆积区堆积方量为6.3×10~7 m~3,滑体的膨胀系数为1.46。(2)不同地震动力作用下滑体的主要运动参数均与无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模拟结果极为接近,仅最前缘滑体的最大水平运距随地震动力作用强度的增大呈小幅度增加。所有工况下滑体的速度场均呈平行于运动路径的斜层状分布,揭示滑体在高速滑移阶段存在强烈的内部剪切作用。(3)滑体质心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平均速度均与颗粒摩擦系数呈较强的正相关性,但滑坡的运动耗时基本不受颗粒摩擦系数影响。当颗粒摩擦系数取原始颗粒摩擦系数0.4倍时,乱石包高速远程滑坡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最为契合,滑体平均速度的峰值接近33.2 m/s。(4)滑坡具有层序保留现象,当颗粒摩擦系数的逐步减小时,层序保留现象呈逐步弱化的趋势,各层位间颗粒的混合度逐渐提高;源区失稳滑体与运动路径上的下伏层存在强烈的铲刮效应,滑坡铲刮效应强度随下伏层深度和水平运距的增加而显著衰减;滑坡的摩擦耗能不仅只集中于滑带处,滑体中下部均为高摩擦耗能区域,滑体内部碎屑颗粒的摩擦耗能占整个滑体摩擦耗能的重要部分。地形条件对滑坡摩擦耗能存在一定控制作用,滑体摩擦耗能的最大区域处于斜坡向盆地转变的地形突变带,也是滑坡铲刮作用最强烈的部位。
其他文献
混凝是人类最早也是最常使用的水质净化方法,近年来,废水排放量随着当今经济的迅速发展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这意味着对混凝剂的需求逐年增加,混凝剂的生产原料铝矾土等矿物日趋减少甚至枯竭,这不仅提高了混凝剂的成本,也限制了混凝剂的生产,因此寻求混凝剂的新的廉价原料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煤炭占据能源的主导地位,煤矸石已成为一种排出量和储存量最大的工业废弃物,且煤矸石在放置过程中被风化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及有
瑞利面波在地层横波速度反演和工程无损检测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两者均利用了瑞利面波的速度特性,有关瑞利面波质点运动的位移特性应用较少,目前有关瑞利面波位移特性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利用地脉动中面波的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之比——椭圆极化率进行地壳结构和场地横波速度的反演,而有关椭圆极化率在主动源面波勘探中的应用较少。本论文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均匀介质和横向非均匀介质中点源场激发产生的多模态瑞利面波的地震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系统,性能易受环境限制,输出电压不高且不稳定,需要采用新型高效高增益低器件应力的DC-DC变换器来弥补这一缺陷。因此,本文将Buck-Boost与Boost变换器级联,结合开关电容单元构建了本文研究的新型高增益低器件应力DC-DC变换器。如今DC-DC变换器按照是否有电气隔离,主要分为隔离型和
微塑料在环境中被广泛检出,因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构成潜在威胁而被全球广泛关注。废塑料的再生利用是延伸塑料价值、减少塑料垃圾的关键技术,但该过程中微塑料产生及其向环境转移行为缺少足够关注。本文通过对5家年产量相近,塑料类型与破碎工艺不同的废塑料再生企业车间的生产废水、处理后排放废水和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中微塑料的浓度、丰度和形态特征的分析,探索废塑料再生过程对微塑料转移特性和分布的影响。同时设计废塑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声纹识别技术逐渐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人工智能中声纹识别的应用,另外,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今天,声纹识别凭借非接触等优势成为了研究热点。人们对声纹识别算法的实时性、准确率和应用生态等因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基于残差网络的声纹识别算法实时性较好,识别准确率高,因此,对基于残差网络的声纹识别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关键时期,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空间有着迫切需求,在城乡建设用地的蚕食下,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在不断演变和重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大量的建设行为和不适宜的土地开发利用,对乡村地区的环境承载带来巨大压力,进而对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乡村地区面对当前的空间问题和为适应城市发展形势的需要,对乡村居民点的建设提出了新的
微流控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型技术。它主要是指将一系列实验整合在几厘米大小的芯片中,用来研究微米尺度空间内微流体特性的技术。微流控技术极大地增强了微流体在低消耗,自动化和高通量方面的优势,并广泛应用于化学,微电子,材料科学,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虽然微流控技术具备非常多的优点,然而由于流体自身复杂物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微流控芯片制作精度和实验操作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建模方法和控
可更换结构是一种新型的防震结构体系,对剪力墙进行墙趾可更换设计,能够集中地震输入能量于可更换部位,震后更换可更换构件,剪力墙结构即可恢复正常使用功能。本文通过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对带可更换墙趾构件的波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给出了波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墙趾可更换设计方法,结合JGJ138-2016《组合结构设计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一直将共情看作一种能力或是一种心理过程来进行研究,即强调个体对他人的共情,然而从个体被共情的角度开展研究的则鲜有学者涉及。因此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共情接受者的视角开展研究,以当代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编制大学生亲子共情感知与期待量表,探究大学生在日常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对于自己被父母共情的实际感知及期待水平如何以及这种感知和期待水平对大学生家庭亲密度的影响。从而为衡量大学
福建省是我国电力能源短缺地区之一,福清核电站的建立能对缓解周边地区的电力短缺问题有着重大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水资源环境不断恶化,水质污染不断加重,从自然界获取的淡水资源的水质不能满足核电站的运行要求,进水需在净水厂处理后才能投入使用。因此,福清核电站淡水厂的建设对核电站的生产运行具有先导性和制约性作用。本文对淡水厂进行工程设计,并对建成的淡水厂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本淡水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