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洪《石门文字禅》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chenggo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洪被誉为“宋僧之冠”,其诗文集《石门文字禅》完整地诠释了惠洪用来试图改变禅林下衰的“文字禅”思想和“仿史传”的僧史观,系统地展示了其诗文创作情况、文艺理论水平。本文分析了《石门文字禅》的编纂情况、思想、内容及语言,并梳理了其接受情况。第一章介绍惠洪、觉慈以及《石门文字禅》的编纂。惠洪漂泊半生,四度入狱,两次被剥夺僧籍,著述丰富。弟子觉慈在宋代推崇文治、出版业繁荣的时代氛围以及禅师语录编纂之风等的影响下编纂了《石门文字禅》。《石门文字禅》初稿约于宣和六年(1124)完成,定稿约于建炎二年(1128)完成。觉慈以体裁为编纂基本准绳,再以时间、人物等辅助编纂。由于个人才能等原因,其中存在误收、编排混乱的情况。第二章是对《石门文字禅》内容的阐释。惠洪对语言的掌控力极强,擅长各种文体的创作,其诗、文、词、赋极具特色。他将诗歌用于咏史凭吊、参禅悟道、写景咏物和交游唱和,由于使用场合不同,故其诗歌呈现出清新畅快和雄健振踔两种风格。他用文赞美佛、菩萨、高僧,记载佛寺的修建,阐释佛学义理、“文字禅”思想、僧史撰述思想以及品评诗文字画等,呈现出轻秀和浩荡两种风格。惠洪的词用于交游唱和以及颂扬古德高僧,用赋抒情状物,将新的形式、方言等加入偈颂中,增加其趣味性和可读性。第三章是对《石门文字禅》中惠洪思想的阐释。惠洪面对禅林下衰的现状,倡导以文字为禅,其“文字禅”思想包含四个层面:语言文字是精神的载体,语言文字为入法之阶,语言文字是挽救佛法衰微的药石,但是又不可过分依赖语言文字。惠洪认为可以借助古德高僧的生平行事参禅,在《石门文字禅》中阐述了仿照史传重修僧史的初衷,希望给丛林参禅者留下“典刑”,号召禅僧“多识前言往行”。惠洪将禅宗“游戏三昧”的思想运用到文学领域中,形成了丽词绮语、“戏作”“诗成一笑”等“游戏翰墨”。惠洪以“妙观逸想”的“法眼”去鉴赏文学艺术作品,并阐释了“画家”为“非画师”“有声画”与“无声诗”的思想。第四章是对《石门文字禅》语言的分析。惠洪对佛教经典、儒家典籍以及前人诗文都非常熟悉。《石门文字禅》中大量的佛教专业术语、佛教典故、佛教禅宗典籍展示了其作为僧人“本业”的一面,而化用经典文献、前人诗文,大量使用比喻,选用贴切的典故,甚至自创奇语、奇句展现了其作为诗人“不类浮屠语”的一面。第五章是对《石门文字禅》接受的梳理。《石门文字禅》现有6个版本,但各本的祖本均为《径山藏》本。明以前,方回等人对惠洪人品的质疑,肯定其诗文价值的并不多。自释达观再次倡导“文字禅”之后,惠洪诗文得到明代禅林的肯定,僧人多有唱和惠洪作品,选本也开始重视惠洪。随着吴之振等人编选《宋诗钞》称赞惠洪为“宋僧之冠”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惠洪其人其作品做出公正的评判之后,惠洪《石门文字禅》接受达到高峰。
其他文献
期刊
前不久,在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美标集团宣布将与中国携手推进绿色建筑设计。作为美标集团旗下的特灵空调也表示,今后将更加注重提高
借慈溪政府举办“2007中国慈溪家电博览会”新闻发布会的机会,本刊记者采访了慈溪市经济发展局陈小芳局长。
冬期施工混凝土对水泥的品种、标号、所掺防冻剂、骨料、水等组成材料的要求和规定,成型后混凝土的养护、保温材料的选择及工程应用的论述.
"平台型媒体"的关键词是开放、激活、整合和服务。它不仅做内容,还会在平台上提供各种规则、服务和平衡的力量,并向所有内容提供者开放,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发现机会、展示才能,从而成为媒体上的"产消者"(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角色融合的产物)。"互联网+"这个词已经被提了很多年,许多传统媒体趋之若鹜地进行尝试,但至今为止,成功转型者却寥寥无几。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合成考虑空间相关性多点地震动时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互功率谱密度矩阵简化,只需要对迟滞相干函数矩阵分解,不需要对互功率谱矩阵进行Cholesky分
本文针对新闻出版企业大数据应用面临的问题,从行业层面、行业一企业协同层面以及企业层面等多个角度,探索新闻出版产业大数据战略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新闻出版产业提供参考。  我国新闻出版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时间窗口,正确理解、合理应用大数据,有利于及时抓住战略机遇、突破转型障碍、实现产业升级。目前国内大部分新闻出版企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应用探索,构建的内容资源数据库、图书门户网站、社交平台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