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紧抓发展、人才和创新。作为创新主体之一的企业,它的创新数量、质量以及效率关系着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创新质量和效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虽然我国企业创新投入力度逐步增加,但是它仍然主要依靠国外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还较少。而且企业创新活动具有正外部性等特点,存在市场失灵现象。这些都表明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需要政府有所作为,刺激企业开展更多、更有效的创新活动。税收激励具有包容性特点,因此被政府广泛采用。本文从省份中观层面探讨税收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希望能够丰富我国有关税收激励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同时能够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研究税收激励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第一,分析和解释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概述,梳理有关税收激励政策和创新效率方面的研究。第二,一方面,阐述了自主创新的内涵和特征,介绍了市场失灵,经济增长和熊皮特创新理论等相关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定性分析税收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第三,阐述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演变,并剖析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第四,使用随机前沿方法(SFA)衡量2009-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个省份的创新效率,从效率的角度出发,实证研究税收激励对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第五,梳理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及地区的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激励政策,以便我国对优秀做法进行经验借鉴。第六,提出改善中国现行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本文着重研究税收政策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税收政策通过研发活动加计扣除税收减免和高技术企业税收减免两个指标,分别测量对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SFA对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每个省份之间效率值差异显著。东部沿海的研发效率和创新成果产出效率要大于中西部省份;第二,研发活动加计扣除税收减免强度与研发效率呈负相关,而高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强度与研发效率呈正相关;第三,研发活动加计扣除税收减免强度与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呈正相关,高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强度与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也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