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创新型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由于投入高、风险大、成长性强等特点,融资问题始终制约着科创企业的发展。我国科创板于2019年6月13日正式开板,被誉为中国的“纳斯达克”。科创板的设立弥补了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服务的短板,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机会,对促进科技与资本的进一步融合以及科创企业融资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科创板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有关文献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首先根据DEA模型对企业上市前3年的融资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我国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均较为优质,融资效率整体较高,主要得益于较高的纯技术效率。其次构建Malmquist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企业上市前3年全要素生产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平均融资效率略有下降。多维视阈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科创企业上市数量和融资效率均存在差异,行业分布不均与地区发展不平衡情况并存。具体而言,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等先进制造业,融资效率相对较高。随后根据所测度的企业综合效率建立Tobit模型进行回归后得出,我国科创企业的融资效率主要与企业规模、成本、流动性以及地区CPI水平有关。营业总成本和速动比率与企业融资效率正相关,资产总额以及CPI水平与企业融资效率负相关。最后以科创板设立为政策实施虚拟变量进行了双重差分以及中介效应分析。检验结果表明,科创板的设立对企业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产生影响,总体上促进了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提升。
本文以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科创板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有关文献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首先根据DEA模型对企业上市前3年的融资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我国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均较为优质,融资效率整体较高,主要得益于较高的纯技术效率。其次构建Malmquist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企业上市前3年全要素生产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平均融资效率略有下降。多维视阈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科创企业上市数量和融资效率均存在差异,行业分布不均与地区发展不平衡情况并存。具体而言,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等先进制造业,融资效率相对较高。随后根据所测度的企业综合效率建立Tobit模型进行回归后得出,我国科创企业的融资效率主要与企业规模、成本、流动性以及地区CPI水平有关。营业总成本和速动比率与企业融资效率正相关,资产总额以及CPI水平与企业融资效率负相关。最后以科创板设立为政策实施虚拟变量进行了双重差分以及中介效应分析。检验结果表明,科创板的设立对企业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产生影响,总体上促进了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