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词汇学习和习得研究与实践日益得到重视。研究者对此领域词汇的“教与学”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其成果对外语词汇的“教与学”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同时,一些研究表明,刻意学习并非是学生习得词汇的唯一有效途径;相反,学生在完成其他的学习任务时,可以同时附带习得词汇。据此,不少西方学者已把对词汇学习的研究转移到“词汇附带习得”上来。目前,国外“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渐兴。在我国,有些学者将“词汇附带习得”理论引进中国外语教学,并对其进行过一定的研究。但相对而言,国内关于“词汇附带习得”的这类研究较少,实证研究更是缺乏。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受试对象,以Laufer和Hulstijn(2001)提出的投入量假设(Involvement Load Hypothesis)为依据,设计出三种不同的、投入量渐增的产出任务:1)学生阅读文章之后笔头回答问题;2)学生阅读文章之后进行大意写作;3)学生阅读文章之后进行扩展写作,并对受试进行实验和测试,探索这三种产出任务对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三种不同的产出任务中,哪种任务更能促成英语词汇附带习得?2)三种不同的产出任务中,哪种任务对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保持效果最好?3)这三个产出任务能否对习得的词汇产生持久性的保持效果?并验证以下两个假设:1)第三项任务(扩展写作)最能促进词汇的附带习得;而第二项任务(大意写作)对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也相应地高于第一项任务(笔头回答问题);2)第三项任务对附带习得的词汇的保持效果最好,同样,第二项任务的保持效果也高于第一项任务。
通过教学实验及测试分析,笔者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能够通过完成不同的产出任务附带习得新词汇。具体来说:1)第二、第三项任务对目标词的习得效果都显著性地高于第一项任务;尽管第三项任务对目标词的习得效果比第二项任务好,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第二、第三项任务对目标词的保持效果也显著性地高于第一项任务;在这点上,第三项任务与第二项任务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3)三个产出任务对习得的词汇都没有产生持久性的保持效果。
实验结果证明,附带习得是扩充词汇量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而投入量渐增的产出任务可操作性强,是促进词汇附带习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该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