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画源远流长,传统山水画更是风格多样、成熟完善。在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师造化”观念是山水画创作的基本理念之一,并一直伴随着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并且这一过程还在延续。从南北朝的姚最《续画品录》最早记载了“心师造化”的论述,宗炳的“卧游说”,到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郭熙的“饱游饫看”,还有明代王履的“目师华山”,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等,都与“师造化”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源远流长,传统山水画更是风格多样、成熟完善。在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师造化”观念是山水画创作的基本理念之一,并一直伴随着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并且这一过程还在延续。从南北朝的姚最《续画品录》最早记载了“心师造化”的论述,宗炳的“卧游说”,到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郭熙的“饱游饫看”,还有明代王履的“目师华山”,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等,都与“师造化”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山水画中“师造化”观念的概念,及“师造化”观念中的“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的关系。以姚最的“心师造化”概念,阐述“师造化”观念的丰富性与广阔性。第二部分以宋代为例,结合李成、范宽山水画及郭熙山水画论,体现其山水画的“师造化”风格。第三部分以时间发展为纵线,以具体的宗炳、荆浩、王履、石涛的画论为例,体现“师造化”观念对传统山水画创作观念的影响。第四部分写“师造化”观念对现代山水画创作观念的影响,表现为当代画家既重视写生、关注生活,以亲临现场的体认,检讨纠正画家的历史经验,又能完成对世俗的超脱,在“师造化”观念引领下的山水画多元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师造化”观念为立论点,梳理“师造化”观念的产生和发展,能够找到其发展脉络,研究“师造化”观念在山水画中的重要性,以及这一观念对山水画的影响及意义。
其他文献
<正>一、城市品牌构建的风险困境城市品牌的重要性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意识到在城市的品牌、形象、声誉与城市对内外部目标受众的吸引力之间存在直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对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新方法,目前已经在各大医院广泛开展,但是在临床上很多病例有多个椎体的骨折,采用经典的手术
"空间生产知识"是都市马克思主义的元理论,为分析和解决当代全球都市化资本主义时代的理论和实践难题提供了综合性的方法指南。作为空间生产知识的奠基人,列斐伏尔从理论本体
目的了解师范类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行为现状,并对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知识、态度的改变进行比较,探讨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为制定健康教育和行为干
项目学习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在项目学习中,精心设计驱动问题、明确说明学习目标、提供合理的活动结构是三种提高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有
自燃型煤矸石是伴随煤炭工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利用自燃型煤矸石制备混凝土是解决资源再利用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自燃程度不同,导致其密
以研究氮肥运筹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品质以及生长特性的影响为目标,本试验历经两年,2018年选用水稻品种沈稻702,设4个施氮量(190kg/hm2、215kg/hm2、240kg/hm2、265kg/hm2),3个施肥比例(底肥:分蘖肥:拔节肥=0:7:3,3:5:2,5:5:0);2019年选用水稻品种通禾836和沈农稻546,设3个施肥量(161.5kg/hm2,190kg/hm2,218.5k
底栖动物长期生活在水体底部,水质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底栖动物可以准确的反映水体的质量。利用底栖动物对水质进行生物评价,在国内已较多采用,并取得了